【岐黄之术】

甘草附子汤方

《医宗金鉴》书籍目录

甘草(炙)二两附子(炮,去皮)二枚白术二两桂枝(去皮)四两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则解能食,汗出复烦者,服五合,恐一升多者,宜服六、七合为妙。

【方解】

甘草附子汤,即桂枝附子汤去姜、枣加白术。去姜、枣者,畏过散也。加白术者,燥中湿也。日三服,初服一升,不得汗,则仍服一升,若得微汗则解。解则能食,解已彻也,可止再服。若汗出而复烦者,是解未彻,仍当服也,但不可服一升,恐已经汗出而过汗也,服五合可也。如不解,再服六、七合为妙。似此服法,总是示人不可尽剂之意,学者宜详求之。

太阳中热者,暍是也,汗出恶寒,身热而渴,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注】

中暑热病,亦由太阳而入,故曰太阳中热者,暍是也。汗出恶寒,身热而渴,颇似太阳温热之病。但温热无恶寒,以热从里生,故虽汗出而不恶寒也。中暍暑邪,由表而入,故汗出恶寒也。究之于脉,温热之浮,浮而实;中暍之浮,浮而虚,以暑热伤气也。究之于渴,温热之渴,初病不过欲饮;中暍之渴,初病即大引饮也。温热则传经,变病不一,中暍则不传,不愈即死也。虽同为太阳经中之病,而虚实施治,自有不同。用白虎加人参汤主之者,盖以益气为主,清暑热次之也。

【集注】

李□曰:热伤气,气泄则汗出,气虚则恶寒,热蒸肌腠则身热,热伤津液则作渴,此恶寒身热,与伤寒相类。然所异者,伤寒初起无汗不渴,中暍初起即汗出而渴也。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医宗金鉴》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医宗金鉴》书籍目录
  1. 甘草附子汤方《医宗金鉴》
  2. 甘草附子汤方《医宗金鉴》
  3. 甘草附子汤方《伤寒论》
  4. 甘草附子汤方《伤寒杂病论》
  5. 甘草附子汤十三 方见《伤寒·湿病》《金匮悬解》
  6. 甘草附子汤《伤寒括要》
  7. 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方《伤寒杂病论》
  8. 甘草附子汤《伤寒寻源》
  9. 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方《医宗金鉴》
  10. 甘草附子汤《医学心悟》
  11. 甘草干姜汤《备急千金要方》
  12. 甘草附子汤《医方考》
  13. 甘草干姜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14. 甘草附子汤《冯氏锦囊秘录》
  15. 甘草干姜汤《伤寒寻源》
  16. 甘草附子汤《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17. 甘草干姜汤《退思集类方歌注》
  18. 甘草附子汤《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19. 甘草干姜汤《伤寒括要》
  20. 甘草粉蜜汤方白粉辨《研经言》
  21. 甘草干姜汤、芍药甘草汤《医述》
  22. 甘草粉蜜汤方《医宗金鉴》
  23. 甘草干姜汤百十 方见《伤寒·太阳》《金匮悬解》
  24. 甘草粉蜜汤方《伤寒杂病论》
  25. 甘草干姜汤方《伤寒杂病论》
  26. 甘草粉蜜汤《金匮悬解》
  27. 甘草干姜汤方《伤寒杂病论》
  28. 甘草粉蜜汤《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29. 甘草干姜汤方《伤寒杂病论》
  30. 甘草反鲢鱼之质疑《医学衷中参西录》
  31. 甘草干姜汤方《医宗金鉴》

《医宗金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