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方
于桂枝汤方内去桂,加茯苓、白术各三两,余根据桂枝汤法煎服,小便利则愈。
【按】
去桂去芍之义,详见上条经文下、正误文内。
【方解】
曰:余根据桂枝汤法煎服,谓根据桂枝汤法取汗也。小便利则愈,谓饮病必输水道始愈也。此方即苓术甘汤,而有生姜大枣,其意专在解肌,利水次之,故用生姜大枣佐桂枝以通津液取汗也。苓桂术甘汤,不用生姜、大枣,而加茯苓,其意专在利水,扶阳次之,故倍加茯苓,君桂枝,于利水中扶阳也,所以方后不曰根据服桂枝汤法也。
□
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注】
伤寒若过发汗,则有心下悸,叉手冒心,脐下悸,欲作奔豚等证。今误吐下,则胸虚邪陷,故心下逆满,气上冲胸也。若脉浮紧,表仍不解,无汗当用麻黄汤,有汗当用桂枝汤,一汗而胸满气冲可平矣。今脉沉紧,是其人必素有寒饮相挟而成。若不头眩,以瓜蒂散吐之,亦自可除。今乃起则头眩,是又为胸中阳气已虚,不惟不可吐,亦不可汗也。如但以脉之沉紧为实,不顾头眩之虚,而误发其汗,则是无故而动经表,更致卫外之阳亦虚,一身失其所倚,故必振振而摇也。主之以苓桂术甘汤者,涤余与扶阳并施,调卫与和荣共治也。

-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方《医宗金鉴》
-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方《伤寒杂病论》
-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方《伤寒论》
-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方《伤寒杂病论》
-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证《医学摘粹》
-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伤寒括要》
-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证十五 太阳八十五《伤寒悬解》
-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伤寒寻源》
- 桂枝去桂加黄芩牡丹汤方《伤寒杂病论》
- 桂枝去桂加白术茯苓汤《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桂枝去桂加苓术汤《退思集类方歌注》
- 桂枝羌活汤《医方论》
- 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方《伤寒杂病论》
- 桂枝麻黄汤《冯氏锦囊秘录》
- 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方《删补名医方论》
- 桂枝麻黄汤《备急千金要方》
-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伤寒寻源》
- 桂枝麻黄各半证《医学摘粹》
-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退思集类方歌注》
- 桂枝麻黄各半汤证治本位的意义《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医宗金鉴》
- 桂枝麻黄各半汤证其一《临证实验录》
-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伤寒论》
- 桂枝麻黄各半汤证《临证实验录》
- 桂枝去芍药加麻附细辛汤《退思集类方歌注》
- 桂枝麻黄各半汤证《经方实验录》
- 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方《医宗金鉴》
- 桂枝麻黄各半汤其二《临证实验录》
- 桂枝去芍药加牡蛎龙骨救逆汤方《伤寒杂病论》
- 桂枝麻黄各半汤脉证一条《伤寒贯珠集》
- 桂枝去芍药加人参生姜汤《伤寒杂病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