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朴三物汤方

《医宗金鉴》书籍目录

厚朴八两大黄四两枳实五枚

右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二味,取五升,内大黄,煮取三升,温服一升,以利为度。

脉数而紧,乃弦,状如弓弦,按之不移。脉弦数者,当下其寒。脉紧大而迟者,必心下坚。脉大而紧者,阳中有阴,可下之。

【按】

「其脉数而紧乃弦,状如弓弦,按之不移,脉弦数者」之十九字,当是衍文,阅『伤寒论·辨脉法』自知。「当下其寒」之四字,当在「必心下坚」之下,文义始属。

【注】

脉紧大而迟者,必心下坚□,乃寒实也,当下其寒。脉大而紧者,阳中有阴也,大者阳实,紧者阴实也,故可下之。

□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宜温药下之,以大黄附子汤

【按】

□下偏痛之「偏」字,当是「满」字,必是传写之□。

【注】

腹满而痛,脾实邪也;□下满痛,肝实邪也。发热若脉数大,胃热实邪也。今脉紧弦,脾寒实邪也,当以温药下之,故以大黄附子汤下其寒实。方中佐细辛者,以散其肝邪,此下肝脾寒实之法也。

【集注】

尤怡曰:□中满痛而脉紧弦,阴寒成聚也,虽有发热,亦有阳气被郁所致。是以非温不能已其寒,非下不能去其结,故曰:宜以温药下之。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医宗金鉴》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医宗金鉴》书籍目录
  1. 厚朴三物汤方《医宗金鉴》
  2. 厚朴三物汤《金匮悬解》
  3.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方《伤寒杂病论》
  4. 厚朴三物汤《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5.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方《医宗金鉴》
  6. 厚朴三物茶《茶饮保健》
  7.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证《临证实验录》
  8. 厚朴七物汤方《医宗金鉴》
  9. 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方《医宗金鉴》
  10. 厚朴七物汤方《伤寒杂病论》
  11. 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方《伤寒论》
  12. 厚朴七物汤《金匮悬解》
  13. 厚朴四物汤方《伤寒杂病论》
  14. 厚朴七物汤《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15. 厚朴枳实白术甘草汤方《伤寒杂病论》
  16. 厚朴麻黄汤方《医宗金鉴》
  17. 厚药《中医词典》
  18. 厚朴麻黄汤方《伤寒杂病论》
  19. 《中医词典》
  20. 厚朴麻黄汤《金匮悬解》
  21. 《巢氏病源补养宣导法》
  22. 厚朴麻黄汤《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23. 《诸病源候论》
  24. 厚朴姜夏参甘证十六 太阳八十六《伤寒悬解》
  25. 《诸病源候论》
  26. 厚朴姜夏参甘汤《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27. 《诸病源候论》
  28. 厚朴姜茶《茶饮保健》
  29. 《诸病源候论》
  30. 厚朴大黄汤方《医宗金鉴》
  31. 《诸病源候论》

《医宗金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