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脉法正误

《医宗金鉴》书籍目录

假令脉来微去大,故名反,病在里也;「脉来大去小」〔脉来头小本大〕,故名覆,病在表也。「上微小者为阴盛」〔上微头小者〕,则汗出;「下微小者为阳盛」〔下微本大者〕,则为关格不通,不得尿;头无汗者可治,有汗者死。

【按】

脉来头小本大,当是「脉来大去小」。上微头小者,当是「上微小者为阴盛」。下微本大者,当是「下微小者为阳盛」。始与上下之义相属,当改之,补之。

寸口卫气盛名曰高,荣气盛名曰章,高章相抟,名曰纲。卫气弱名曰惵,荣气弱名曰卑,惵卑相抟,名曰损。卫气和名曰缓,荣气和名曰迟,迟缓相抟,名曰「强」。〔沉〕

【按】

名曰沉之「沉」字,应是「强」字,玩下文可知,当改之。

寸口脉缓而迟,缓则阳气长,其色鲜,其颜光,其声商,毛发长;迟则阴气盛,骨髓生,血满,肌肉紧〔薄鲜□〕,阴阳相抱,荣卫俱行,刚柔相得,名曰强也。

【按】

「薄鲜□」三字,不成句,应是衍文,当删之。

北方肾脉,其形何似?师曰:肾者水也,名曰少阴,其脉沉滑,是肾脉也。肾病自得沉滑而濡者,愈也。

【按】

东南西方,皆有其文,惟缺北方,仿经文补之。

问曰:翕奄沉,名曰滑,何谓也?师曰:沉为纯阴,翕为正阳,阴阳和合,故令脉滑,关尺自平。阳明脉微沉,食饮自可;少阴脉微滑,〔滑者紧之浮名也,此为阴实〕其人必股内汗出,阴下湿也。

【按】

「滑者紧之浮名也,此为阴实」二句,与上下之义不属,当是错简。

阳脉「濡」〔浮〕,阴脉弱者,则血虚,血虚则筋急也。其脉「弱」〔沉〕者,荣气微也;其脉「濡」〔浮〕而汗出如流珠者,卫气衰也。

【按】

阳脉浮,其脉浮之二「浮」字,当是「濡」字,若是「浮」字,则与卫气衰,汗出如流珠之义不属。其脉沉之「沉」字,当是「弱」字,若是「沉」字,则与血虚荣气微之义不属,当改之。

师曰:病家人来请,云,病人发热烦极,明日师到,病人向壁卧,此热已去也,设令脉「自」〔不〕和,处言已愈。

【按】

不和应是「自和」,若不和,如何言愈?当改之。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医宗金鉴》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医宗金鉴》书籍目录
  1. 平脉法正误《医宗金鉴》
  2. 平脉法篇《医宗金鉴》
  3. 平脉视人大小长短男女逆顺法《脉经》
  4. 平脉法《伤寒论》
  5. 平脉早晏法《脉经》
  6. 平脉法《伤寒杂病论》
  7. 平脉准绳《伤寒法祖》
  8. 平脉法《伤寒杂病论》
  9. 平面偏振光和物质的旋旋光性《医用化学》
  10. 平脉大法《备急千金要方》
  11. 平面心电向量图及其基本图形《物理诊断学》
  12. 平脉《脉确》
  13. 平末端连接《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14. 平脉《中医词典》
  15. 平呕吐哕下利脉证《脉经》
  16. 平脉《褚氏遗书》
  17. 平脾脉《中医词典》
  18. 平脉《中医名词词典》
  19. 平奇经八脉病《脉经》
  20. 平均数与变异指标《医学统计学》
  21. 平气和衷汤《目经大成》
  22. 平均期望寿命《预防医学》
  23. 平气饮《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24. 平惊悸衄吐下血胸满瘀血脉证《脉经》
  25. 平人《中医名词词典》
  26. 平经说象(七十九难)《此事难知》
  27. 平人《中医词典》
  28. 平鲫丸《医学入门》
  29. 平人得病所起《脉经》
  30. 平剂《证治准绳·幼科》
  31. 平人绝谷《黄帝内经·灵枢》

《医宗金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