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疽
【方歌】缓疽血滞外寒凝,肿硬如馒膝上生,紫黯溃迟多焮热,肿久渐腐烂皮疼。
【注】此证由外寒深袭,血瘀凝滞而成。生于两膝上,或生于膝两旁,肿硬如馒,木痛日增,其色紫黯,积日不溃,证之情形,与下石疽相似,惟多焮热,肿久则腐烂肌肉、皮肤。初服当归拈痛汤,以宣通湿热,次按中石疽治法,内宜温补,外宜灸法。虚甚者十全大补汤相兼治之。

- 缓疽《医宗金鉴》
- 缓疽《医宗金鉴》
- 缓疽《外科心法要诀》
- 缓疽《中医词典》
- 缓疽《外科心法要诀》
- 缓疽《圣济总录》
- 缓疽方四首《外台秘要》
- 缓紧《四圣心源》
- 缓疽候《诸病源候论》
- 缓筋《中医词典》
- 缓疽门主论《疡医大全》
- 缓风《中医词典》
- 缓脉《中医名词词典》
- 缓方《中医词典》
- 缓脉《中医词典》
- 缓方《中医名词词典》
- 缓脉《疡科纲要》
- 缓冲液《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 缓脉《脉理求真》
- 缓冲溶液在医学上的意义《医用化学》
- 缓脉(阴)《脉诀汇辨》
- 缓冲溶液与缓冲作用原理《医用化学》
- 缓脉(阴)《诊家正眼》
- 缓冲溶液的配制《医用化学》
- 缓脉指法主病《脉诀乳海》
- 缓冲溶液PH的计算《医用化学》
- 缓慢心律失常《急诊医学》
- 缓冲容量与缓冲范围《医用化学》
- 缓慢性窦性心律失常《心脏病学》
- 缓补《中医词典》
- 缓慢性心律失常发生机理《心脏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