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婢加半夏汤方

《医宗金鉴》书籍目录

麻黄六两石膏半斤生姜三两大枣十五枚甘草二两半夏半斤

右六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集解】

李□曰:脾运水谷,主为胃行津液,职卑如婢也。汤名越婢者,取发越脾气,通行津液之义也。今治肺胀,则麻黄散表邪,石膏内热甘草大枣养正缓邪,半夏生姜散逆下气也。

气喘而躁者,属肺胀,欲作风水,发汗则愈。

【注】

上气咳逆喘而躁急者,属肺胀也,乃风郁于外,水逆于中之候也。故曰:欲作风水,当发其汗;故曰:发汗则愈也。

【集注】

徐彬曰:有邪者,尚可治也。若上气但喘而躁,则喘为风之扇,躁为风之烦,其逆上之涎沫,将挟风势而为风水。今使先泄于肌表,水无风战,自然顺趋而从下,故曰:

可汗而愈。

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心下有水,小青龙加石膏汤主之。

【注】

此承上条互详脉证,以明其治也。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是外伤风寒,内有水气,主以小青龙汤,发汗则愈。加石膏者,因多一烦躁证也。

【集注】

沈明宗曰:此互上条,肺胀治法也。风寒之邪,入于荣卫,挟饮上逆,则咳而上气也。烦躁而喘,肺气壅逆,谓之肺胀,即肺未成之初也。

尤怡曰:此亦外邪内饮相搏之证,而兼烦躁,则挟有热邪,麻桂药中必用石膏,如大青龙之例也。又此条见证与上条颇同,而心下寒饮,则非温药不能开而去之,故不用越婢加半夏,而用小青龙加石膏,温寒并进,水热俱捐,于法尤为密矣。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医宗金鉴》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医宗金鉴》书籍目录
  1. 越婢加半夏汤方《医宗金鉴》
  2. 越婢加半夏汤方《伤寒杂病论》
  3. 越婢加术汤《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4. 越婢加半夏汤(加味越婢加半夏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5. 越婢加术汤《金匮悬解》
  6. 越婢加半夏汤《冯氏锦囊秘录》
  7. 越婢加术汤方《伤寒杂病论》
  8. 越婢加半夏汤《删补名医方论》
  9. 越婢加术汤方《医宗金鉴》
  10. 越婢加半夏汤《医宗金鉴》
  11. 越婢加术汤方《医宗金鉴》
  12. 越婢加半夏汤《金匮悬解》
  13. 越婢汤《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14. 越婢加半夏汤《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15. 越婢汤《金匮悬解》
  16. 《周慎斋遗书》
  17. 越婢汤《备急千金要方》
  18. 悦泽面容《女科切要》
  19. 越婢汤《备急千金要方》
  20. 悦人面《千金翼方》
  21. 越婢汤《医宗金鉴》
  22. 阅刘华封《烂喉痧证治辨异》书后《医学衷中参西录》
  23. 越婢汤《删补名医方论》
  24. 岳美中(1900-1982年)《中医词典》
  25. 越婢汤《医方考》
  26. 岳坤宗(1797-1874年)《中医词典》
  27. 越婢汤《医方论》
  28. 岳含珍《中医词典》
  29. 越婢汤方《伤寒杂病论》
  30. 岳甫嘉《中医词典》
  31. 越婢汤方《医宗金鉴》

《医宗金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