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合病并病脉证并治篇

《医宗金鉴》书籍目录

伤寒有六经之证,有六经之脉,证脉井然不杂,则可直指为某经之病。若两经、三经,阴阳混淆,不可以一经名者;或一经未罢又传一经,二经、三经同病,不归并一经者,则名曰合病。或二经、三经同病,其后归并一经自病者,则名曰并病。论中所着合病、并病,虽单举阳经,未及阴经,然阳经既有合病、并病,则阴经亦必有之可知矣。如太阳病脉反沉,少阴病反发热,是少阴、太阳合病也;阳明病脉迟,太阴病大实痛,是太阴、阳明合病也;少阳病脉细而厥,厥阴病呕而发热,是厥阴、少阳合病也。是虽无合病之名,而确有合病之实。且三阳皆有发热证,三阴皆有下利证,如发热而下利,是阴阳合病也,阴阳合病,若阳盛者属阳经,则下利为实热,即论中所谓太阳、阳明,阳明、少阳,太阳、少阳,合病者是也。阴盛者属阴经,则下利为虚寒,即论中所谓少阴下利反发热不死,少阴下利清谷,里寒外热,不恶寒而面赤者是也。盖阳与阳合,不合于阴,为三阳合病,则不下利而自汗出,乃白虎汤证也;阴与阴合,不合于阳,为三阴合病,则不发热而吐利厥逆,乃四逆汤证也。诚以人之藏府互根,阴阳相合,三阳既有合并之病,则三阴亦有合并之病,不待言矣。

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注】

一经未罢,又传一经、二经、三经同病,而不归并一经者,谓之合病。太阳与阳明合病者,谓太阳之发热,恶寒无汗,与阳明之烦热不得眠等证,同时均病。表里之气,升降失常,故不下利,则上呕也。治法只须先解太阳之表,表解而阳明之里自和矣。

若利则宜葛根汤表而升之,利自可止;呕则加半夏,表而降之,呕自可除也。

【集注】

成无己曰:邪气外盛,阳不主里,则里气不和。里气下而不上者,但利而不呕;里气上逆而不下者,但呕而不利,故以葛根汤以散表邪,加半夏以下逆气也。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医宗金鉴》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医宗金鉴》书籍目录
  1. 辨合病并病脉证并治篇《医宗金鉴》
  2. 辨汗无太早下无太晚《松峰说疫》
  3. 辨鹤膝风人面疮论《疡科心得集》
  4. 辨寒暑证各异《增订叶评伤暑全书》
  5. 辨喉痹喉癣论《疡科心得集》
  6. 辨寒暑各异《温热暑疫全书》
  7. 辨喉蛾喉痈论《疡科心得集》
  8. 辨寒热有真假《诊脉三十二辨》
  9. 辨喉疳喉菌论《疡科心得集》
  10. 辨寒热脉证并治《婴儿论》
  11. 辨喉证《包氏喉证家宝》
  12. 辨寒热《内外伤辨》
  13. 辨喉症经络治法《喉舌备要秘旨》
  14. 辨关格脉《诊脉三十二辨》
  15. 辨候胃气脉法《诊脉三十二辨》
  16. 辨骨蝼疽垂臂发论《疡科心得集》
  17. 辨虎口纹《明医指掌》
  18. 辨古《妇人规》
  19. 辨虎口指脉纹诀《万氏秘传片玉心书》
  20. 辨古《宜麟策》
  21. 辨滑脉所统有一《诊脉三十二辨》
  22. 辨肛门痈脏头毒偷粪鼠论《疡科心得集》
  23. 辨坏病脉证并治篇《医宗金鉴》
  24. 辨疳疾《幼科铁镜》
  25. 辨黄鸿轩臂生痈疖之证并治验《寓意草》
  26. 辨疳病脉证并治《婴儿论》
  27. 辨黄起潜曙修时气伤寒治各不同《寓意草》
  28. 辨肝脏病证文并方《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29. 辨黄长人伤寒疑难危证治验并详诲门人《寓意草》
  30. 辨肝胆脉《诊脉三十二辨》
  31. 辨黄咫旭乃室膈气危症宜用缓治法果验《寓意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