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经汤方
吴茱萸三两当归芎藭芍药各二两人参桂枝牡丹皮阿胶生姜各二两甘草二两半夏半升麦冬(去心)一升
右十二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温三服。亦主妇人少腹寒,久不受胎,兼取崩中去血,或月水来过多,及至期不来。
【集解】
李□曰:『内经』云:血气虚者,喜温而恶寒,寒则凝涩不流,温则消而去之。此汤
名温经,以瘀血得温即行也。方内皆补养气血之药,未尝以逐瘀为事,而瘀血自去者,此养正邪自消之法也。故妇人崩淋不孕,月事不调者,并主之。
□
【按】
「再」字当是「不」字,若是「再」字,一月两来,与上文不利不合,是传写之□。
【注】
此亦前条在下未多,经候不匀之证。带下胞中病也,胞中有宿瘀,从气分或寒化,则为白带;从血分或热化,则为赤带;从气血寒热错杂之化,则为杂色之带也。若兼经水不利,少腹满痛,乃有瘀血故也。其经至期不见,主以土瓜根散者,土瓜能逐瘀血,□虫能开血闭,桂枝合芍药舒阳益阴,通和荣气,则瘀去血和,经调带止矣。

- 温经汤方《医宗金鉴》
- 温经汤方《伤寒杂病论》
- 温经汤证治本位的意义《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温经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温经汤证治推论的意义《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温经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温经养血《女科证治准绳》
- 温经汤《备急千金要方》
- 温经益元散《目经大成》
- 温经汤《金匮悬解》
- 温经益元汤《冯氏锦囊秘录》
- 温经汤《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温经之剂气血攻补备焉《女科证治准绳》
- 温经涩脱《女科证治准绳》
- 温景侨制军饮伤脾胃商善后之策《程杏轩医案》
- 温经祛寒《中医词典》
- 温灸器《中医词典》
- 温经理气和血《女科证治准绳》
- 温开《中医词典》
- 温经理气《女科证治准绳》
- 温里法《中医内科学》
- 温金散《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温里药《中医眼科学》
- 温金散《妇人大全良方》
- 温疠《中医词典》
- 温降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 温凉散《救伤秘旨》
- 温剂之剂《金匮翼》
- 温凉之药俱不可执《友渔斋医话》
- 温剂(治阴痫宜之)《证治准绳·幼科》
- 温溜《中医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