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辨溃疡形色

《中医外科学》书籍目录

肿疡在不能消散吸收的情况下,破溃而形成溃疡。由于人体的正气强弱有异、疾病的性质不同,局部溃疡所表现的形态与色泽也有所不同。医生可以通过辨溃疡局部的形色分析病情,判断转归和预后。

一、辨溃疡的形态

如岩性溃疡,疮面多呈翻花如岩穴,有的在溃疡底部见有珍珠结节,内有紫黑坏死组织,渗流血水。瘰疬之溃疡,疮口有空腔或伴漏管,疮面肉色不鲜,脓水清稀,并夹有败絮状物。附骨疽、流痰之溃疡,疮口呈凹陷形,常伴漏管形成。麻风溃疡呈穿凿形,常可深及骨部。梅毒性溃疡,其边缘削直而如凿成或略微内凹,基底高低不平。

二、辨溃疡的色泽

一般阳证疮疡的溃疡,色泽红活鲜润,疮面脓液稠厚黄白,腐肉易脱,新肉易生,疮口易收,知觉正常;阴证溃疡,疮面色泽灰暗,脓液清稀,或时流血水,腐肉不易脱落,或虽脱而新肉不生,疮口经久难敛,疮面不知痛痒。如疮顶突然陷黑无脓,四周皮肤暗红,肿势扩散,多为疗疮走黄之象。如疮面腐肉已尽,而脓水灰薄,新肉不生,状如镜面,光白板亮,为虚陷之证。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中医外科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中医外科学》书籍目录
  1. 辨溃疡形色《中医外科学》
  2. 辨口味察证法《疡医大全》
  3. 辨烂喉丹痧顺逆论《疡科心得集》
  4. 辨口气《医理真传》
  5. 辨劳役受病表虚不作表实治之《内外伤辨》
  6. 辨口流涎水《医理真传》
  7. 辨老少脉异《诊脉三十二辨》
  8. 辨口噤咬牙《医林改错》
  9. 辨里证虚实《医宗金鉴》
  10. 辨口角流涎非痰饮《医林改错》
  11. 辨里证虚实《痘疹心法要诀》
  12. 辨口唇色《医学摘粹》
  13. 辨历节风漏肩风论《疡科心得集》
  14. 辨口疮口糜论《疡科心得集》
  15. 辨利痢脉病之殊《轩岐救正论》
  16. 辨口鼻《内外伤辨》
  17. 辨痢疾《幼科铁镜》
  18. 辨渴与不渴《内外伤辨》
  19. 辨痢疾种种受证不同随证治验《寓意草》
  20. 辨可下篇正误《医宗金鉴》
  21. 辨列厥阴条例大意《伤寒贯珠集》
  22. 辨可下病脉证篇《医宗金鉴》
  23. 辨列少阳条例大意《伤寒贯珠集》
  24. 辨可下病脉证并治《伤寒论》
  25. 辨列少阴条例大意《伤寒贯珠集》
  26. 辨可吐病脉证篇《医宗金鉴》
  27. 辨列太阳条例大意《伤寒贯珠集》
  28. 辨可吐《伤寒论》
  29. 辨列太阴条例大意《伤寒贯珠集》
  30. 辨可汗病脉证篇《医宗金鉴》
  31. 辨列阳明条例大意《伤寒贯珠集》

《中医外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