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亢则害承乃制
经曰∶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外列盛衰,害则败乱,生化大病。此数句,前人解说极多,能会经旨者殊少。详其文意,当云∶亢则害,害则败乱,生化大病;承乃制,制则生化,外列盛衰。只作两下解之为是。夫天地之间,五类生化,互有所胜,互有所制,地气制己胜,天气制胜己,此以地气之制己胜者言之也。夫六气之用,各归其所不胜而为化,故太阴雨化施于太阳,太阳寒化施于少阴,少阴热化施于阳明,阳明燥化施于厥阴,厥阴风化施于太阴,此地之四方,分为六步以应天外六节气令之治者也。天地之气,互为盈虚,恶所不胜,归所同和,同者盛之,异者衰之,当其位则盛,非其位则衰。地气左迁于中,天气右行于外,内外相因,盛衰相倚,故曰外列盛衰也。若夫亢则伤害,己胜不受胜己者之施化,于是有胜则有复,胜复更作,败乱生化之常。故上胜则天气降而下,下胜则地气迁而上,甚则易位,气交易,则大变生而病作矣。所谓害则败乱,生化大病者是也。此一胜一制,一正一变之异化也。河间云∶亢则害承者之母气,于是承者乃起而制之,是知有非位之胜复,而不知制则生化外列盛衰,为当位之正化也。楼氏云∶火亢则害,水承乃制之,制生则化。至冬着盛,是以夏之暑生冬之寒化,以冬之寒制夏之暑亢,恐不相反之甚,是知有当位之正化,而不知害则败乱,生化大病,为非位之胜复也。安可即以今日既亢之乖气,复为后日得制之平气耶?殊不知亢制字义甚明,言亢则非平,言制则非亢矣。生化盛衰,乃当位之常,败乱生化,乃非位之变也。二家全不分别,何也?

- 释亢则害承乃制《医学纲目》
- 释痉《研经言》
- 释淋《研经言》
- 释解《研经言》
- 释流注十二经动脉原穴所在法《普济方·针灸》
- 释钩毛弦石溜五脉《研经言》
- 释流注十二经所属法《普济方·针灸》
- 释膈《研经言》
- 释流注逐日时开穴法《普济方·针灸》
- 释服《研经言》
- 释六经七日病愈《叶选医衡》
- 释方《医学入门》
- 释露《研经言》
- 释癫《研经言》
- 释毛《研经言》
- 释代一《研经言》
- 释散《研经言》
- 释代二《研经言》
- 释疝《研经言》
- 释喘《研经言》
- 释痰《研经言》
- 释病机十九条《医学纲目》
- 释形体《万病回春》
- 释KT《研经言》
- 释音《奇经八脉考》
- 室性早搏《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释运气定日下血气法《普济方·针灸》
- 室性心动过速《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释证名《研经言》
- 室女月水来腹痛《圣济总录》
- 嗜儿法《育婴家秘》
《医学纲目》
- 作者:楼英 朝代:明 年份:公元1565年
- 曹序
- 自序
- 序例
- 卷之一·阴阳脏腑部
- 卷之二·阴阳脏腑部
- 卷之三·阴阳脏腑部
- 卷之四·阴阳脏腑部
- 卷之五·阴阳脏腑部
- 卷之六·阴阳脏腑部
- 卷之七·阴阳脏腑部
- 刺灸通论(刺虚实刺寒热入治寒热法)
- 刺虚实
- 刺寒热(入治寒热法。)
- 卷之八·阴阳脏腑部
- 卷之九·阴阳脏腑部
- 卷之十·肝胆部
- 卷之十一·肝胆部
- 卷之十二·肝胆部
- 卷之十三·肝胆部
- 卷之十四·肝胆部
- 卷之十五·肝胆部
- 卷之十六·心小肠部
- 卷之十七·心小肠部
- 卷之十八·心小肠部
- 卷之十九·心小肠部
- 卷之二十·心小肠部
- 卷之二十一·脾胃门
- 卷之二十二·脾胃部
- 卷之二十三·脾胃部
- 卷之二十四·脾胃部
- 卷之二十五·脾胃部
- 卷之二十六·肺大肠部
- 卷之二十七·肺大肠部
- 卷之二十八·肾膀胱部
- 卷之二十九·肾膀胱部
- 卷之三十·伤寒部
- 卷之三十一·伤寒部
- 卷之三十二·伤寒部
- 卷之三十三·伤寒部
- 卷之三十四·妇人部
- 卷之三十五·妇人部
- 卷之三十六·小儿部
- 卷之三十七·小儿部
- 卷之三十八·小儿部
- 卷之三十九·小儿部
- 卷之四十·《内经》运气类注
- 《内经》运气类注序文
- 运气占候补遗序
- 运气占候
- 邵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