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癫
狂谓妄言妄走也,癫谓僵仆不省也,各自一症,今以狂入脾部,癫入肝部。然经有言狂癫疾者,有言狂互引癫者,又言癫疾为狂者,此则又皆狂癫兼病。今病有妄言妄走,顷时前后僵仆之类,有僵仆后妄见鬼神半日方已之类,是以癫狂兼病者也。
□
〔《难》〕癫狂之病,何以别之?然,狂之始发,少卧而不饥,自高贤也,自辨智也,自贵倨也,妄笑好歌乐,妄行不休是也。癫疾始发,意不乐,直视僵仆,其脉三部阴阳俱盛是也。重阳者狂,重阴者癫。(二十难王注云∶狂病之后,不欲眠卧,不肯饮食,自言贤智尊贵歌笑行走不休,今人以为癫疾谬矣。)
□
〔《素》〕二阴二阳皆交至,病在肾,骂詈妄行,癫疾为狂。(阴阳类论 王注云∶二阴肾水,二阳胃土,土刑水,病在肾胃为狂。)
□
〔《灵》〕邪入于阳则为狂。转则为癫疾。(九针篇)
□
〔《素》〕癫疾厥狂,久逆之所生也。(通评虚实论)太阳所谓狂癫疾者,阳尽在上而阴气从下,下虚上实,故狂癫疾也。(脉解篇)
□
针灸 狂癫有二法∶
其一取胃。经云∶足阳明之别,名曰丰隆,去踝八寸,别走太阴,其病实则狂癫,取之所别是也。
其二取膀胱。经云∶膀胱足太阳之脉所生病者狂癫,视盛虚热寒陷下取之也。
□
〔《甲》〕狂癫疾吐舌,太乙及滑肉、期门主之。狂仆,温溜主之。狂癫疾,阳谷及筑宾、通谷主之。狂互引颠疾数发,后溪主之。狂癫,阴谷主之。

- 狂癫《医学纲目》
- 狂病门(六则)《辨证录》
- 狂癫痫《医碥》
- 狂病《中医内科学》
- 狂癫痫《医碥》
- 狂《广瘟疫论》
- 狂汗《中医词典》
- 狂《丹溪手镜》
- 狂汗《中医词典》
- 狂《松峰说疫》
- 狂汗《温疫论》
- 狂《松峰说疫》
- 狂汗《广瘟疫论》
- 狂《儒门事亲》
- 狂叫不避亲疏《医法圆通》
- 狂《证治准绳·杂病》
- 狂叫喘呼《冯氏锦囊秘录》
- 狂《证治准绳·类方》
- 狂乱《医学纲目》
- 狂《张氏医通》
- 狂乱《医述》
- 狂《杂病广要》
- 狂乱《医学心悟》
- 狂《医学纲目》
- 狂乱《伤寒指掌》
- 狂《中医词典》
- 狂乱续法《医学纲目》
- 狂《中医词典》
- 狂门《张氏医通》
- 恇(kuāng匡)《中医词典》
- 狂犬病《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医学纲目》
- 作者:楼英 朝代:明 年份:公元1565年
- 曹序
- 自序
- 序例
- 卷之一·阴阳脏腑部
- 卷之二·阴阳脏腑部
- 卷之三·阴阳脏腑部
- 卷之四·阴阳脏腑部
- 卷之五·阴阳脏腑部
- 卷之六·阴阳脏腑部
- 卷之七·阴阳脏腑部
- 刺灸通论(刺虚实刺寒热入治寒热法)
- 刺虚实
- 刺寒热(入治寒热法。)
- 卷之八·阴阳脏腑部
- 卷之九·阴阳脏腑部
- 卷之十·肝胆部
- 卷之十一·肝胆部
- 卷之十二·肝胆部
- 卷之十三·肝胆部
- 卷之十四·肝胆部
- 卷之十五·肝胆部
- 卷之十六·心小肠部
- 卷之十七·心小肠部
- 卷之十八·心小肠部
- 卷之十九·心小肠部
- 卷之二十·心小肠部
- 卷之二十一·脾胃门
- 卷之二十二·脾胃部
- 卷之二十三·脾胃部
- 卷之二十四·脾胃部
- 卷之二十五·脾胃部
- 卷之二十六·肺大肠部
- 卷之二十七·肺大肠部
- 卷之二十八·肾膀胱部
- 卷之二十九·肾膀胱部
- 卷之三十·伤寒部
- 卷之三十一·伤寒部
- 卷之三十二·伤寒部
- 卷之三十三·伤寒部
- 卷之三十四·妇人部
- 卷之三十五·妇人部
- 卷之三十六·小儿部
- 卷之三十七·小儿部
- 卷之三十八·小儿部
- 卷之三十九·小儿部
- 卷之四十·《内经》运气类注
- 《内经》运气类注序文
- 运气占候补遗序
- 运气占候
- 邵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