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头入肉
□
〔《精》〕 治箭镞入骨,不可拔者。
巴豆(去壳,微熬) 蜣螂并研匀,涂所伤处。须臾痛定又微痒,忍之。待极痒不可忍,便撼动箭镞,拔之立出。(《经验方》同。)
□
〔洁〕出箭头方。
上为极细末,拨动箭头,掺药疮口内。
□
〔罗〕踊铁膏取箭头一切针刺入肉,尽皆治之。
鼷鼠头(一个,或用入油汁内熬) 蝼蛄(四十九枚) 芫青(一两) 土消虫(十个)巴豆 马肉内蛆(焙干) 信 酱蛆(焙干) 夏枯草 砂 磁石 黄丹 地骨皮 苏木 蜣螂(各一两) 石脑油(三两) 蒿柴灰汁(三升)
上将石脑油、蒿柴灰汁文武火熬成膏,次下地骨皮等末令匀,瓷器内放。临时用,量疮势大小点药。良久,箭头自涌出。
万全神应丹出箭头、鱼骨、针、麦芒等,远近皆治之。
莨菪科(即天仙子苗也)于端午日前一日,持不语戒遍寻上项科。见即取酌中一科根、枝、叶、实全者,口道∶先生,尔却在这里。道罢,用柴灰自东南为头围了,用木篦子撅起周回土。次日端午日日未出时,根据前持不语,用木撅只一撅,取出水洗净,不令妇人、鸡犬见,净室中石臼内捣为泥,丸如弹子大,以黄丹为衣,以纸袋封,悬在高处阴干。若有着箭不能出者,以绯绢袋盛此药一丸,放脐中,用绵裹肚系定。先用象牙末贴疮上,后用此药。若箭疮口生合,用刀子微刮开,以象牙未贴之,随出。陕西行省出军,曾用有效。
□
〔《精》〕孙真人治箭镞在咽喉、胸膈及针刺不出方。以蝼蛄捣取汁,滴上三五度,箭头自出。
□
〔《本》〕疗镞不出。捣栝蒌根敷疮,日三易,自出。
□
〔世〕李渤治箭镞不出及恶刺。以齿 和鹤虱敷之。
□
〔姚〕毒箭有二种。交广夷俚用焦铜作箭,此一种才伤皮便闷脓沸烂而死。若中之,用饮屎汁,并以敷之亦可,惟此最妙。又有一种,用射 以涂箭镞,人中之亦困。若着宽处不死,近腹亦宜急治。今葛氏方治射 者是。(葛氏方∶用蓝汁、大豆、猪、羊血解之。)

- 箭头入肉《医学纲目》
- 箭头入目《奇效简便良方》
- 箭头入肉《证治准绳·疡医》
- 箭竿及镞《证类本草》
- 箭头入肉《奇效简便良方》
- 箭风痛《中医词典》
- 箭头入肉(附∶毒箭)《外科心法要诀》
- 箭风《外科全生集》
- 箭头入肉(附毒)《医宗金鉴》
- 箭风《中医词典》
- 箭镞及针头不出或在咽喉《回生集》
- 箭毒疮《外科启玄》
- 箭镞金刃入肉《圣济总录》
- 箭刺伤《卫生易简方》
- 箭镞金刃入肉及骨不出候《诸病源候论》
- 鉴真《中医词典》
- 箭镞铅弹伤《奇效简便良方》
- 鉴别诊断《基因诊断与性传播疾病》
- 箭镞铅弹伤《回生集》
- 鉴别诊断《基因诊断与性传播疾病》
- 箭镞入骨而不能出者《回生集》
- 鉴别诊断《基因诊断与性传播疾病》
- 箭镞伤《奇效简便良方》
- 鉴别诊断《基因诊断与性传播疾病》
- 箭镞伤秘方《华佗神方》
- 鉴别诊断《基因诊断与性传播疾病》
- 箭镞铜铁炮子并一切杂物入内《奇效简便良方》
- 鉴别诊断《基因诊断与性传播疾病》
- 江鳔丸《正体类要》
- 鉴别诊断《基因诊断与性传播疾病》
- 江诚《中医词典》
《医学纲目》
- 作者:楼英 朝代:明 年份:公元1565年
- 曹序
- 自序
- 序例
- 卷之一·阴阳脏腑部
- 卷之二·阴阳脏腑部
- 卷之三·阴阳脏腑部
- 卷之四·阴阳脏腑部
- 卷之五·阴阳脏腑部
- 卷之六·阴阳脏腑部
- 卷之七·阴阳脏腑部
- 刺灸通论(刺虚实刺寒热入治寒热法)
- 刺虚实
- 刺寒热(入治寒热法。)
- 卷之八·阴阳脏腑部
- 卷之九·阴阳脏腑部
- 卷之十·肝胆部
- 卷之十一·肝胆部
- 卷之十二·肝胆部
- 卷之十三·肝胆部
- 卷之十四·肝胆部
- 卷之十五·肝胆部
- 卷之十六·心小肠部
- 卷之十七·心小肠部
- 卷之十八·心小肠部
- 卷之十九·心小肠部
- 卷之二十·心小肠部
- 卷之二十一·脾胃门
- 卷之二十二·脾胃部
- 卷之二十三·脾胃部
- 卷之二十四·脾胃部
- 卷之二十五·脾胃部
- 卷之二十六·肺大肠部
- 卷之二十七·肺大肠部
- 卷之二十八·肾膀胱部
- 卷之二十九·肾膀胱部
- 卷之三十·伤寒部
- 卷之三十一·伤寒部
- 卷之三十二·伤寒部
- 卷之三十三·伤寒部
- 卷之三十四·妇人部
- 卷之三十五·妇人部
- 卷之三十六·小儿部
- 卷之三十七·小儿部
- 卷之三十八·小儿部
- 卷之三十九·小儿部
- 卷之四十·《内经》运气类注
- 《内经》运气类注序文
- 运气占候补遗序
- 运气占候
- 邵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