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衄
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活人》云∶衄后脉浮者,宜麻黄汤。衄后脉已微者,不可行麻黄汤,宜黄芩芍药汤。)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症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不大便,头痛有热,若小便赤者,承气汤也。若小便清而衄者,桂枝汤也。(论见发汗。)太阳病,脉浮紧,发热无汗而衄者,愈也。(论见发热。)
太阳病,以火劫发汗,血气流溢,失其常度,阳盛则欲衄,阴虚则小便难。(论见头汗。)少阴病,但厥无汗,而强发之,必动其血,或从口鼻出,或从目中出者,难治。(论见欲寐。)动气发汗,则衄而渴,饮水就吐。(论见动气。)
脉浮发热,口干鼻燥,能食者则衄。阳明胃实口燥,但欲漱水不咽者,必衄也。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急紧,直视不能瞬,不得眠。(衄忌发汗者,为无脉。若浮紧身疼发热恶寒之症,宜发之。)

- 鼻衄《医学纲目》
- 鼻衄《女科指要》
- 鼻衄《医学纲目》
- 鼻衄《中医词典》
- 鼻衄《幼幼新书》
- 鼻衄《景景医话》
- 鼻衄《证治准绳·类方》
- 鼻衄《手穴手纹诊治》
- 鼻衄《证治准绳·女科》
- 鼻衄《圣济总录》
- 鼻衄《证治准绳·女科》
- 鼻衄《中医名词词典》
- 鼻衄《普济方·针灸》
- 鼻衄《中医名词词典》
- 鼻衄《医碥》
- 鼻衄《家庭医学百科·预防保健篇》
- 鼻衄《济阴纲目》
- 鼻衄《医学集成》
- 鼻衄《外科大成》
- 鼻匿疮《医宗金鉴》
- 鼻衄《卫生易简方》
- 鼻内生虫《奇效简便良方》
- 鼻衄《针灸资生经》
- 鼻鸣《伤寒寻源》
- 鼻衄《金匮翼》
- 鼻苗《中医词典》
- 鼻衄《血证论》
- 鼻秘方《华佗神方》
- 鼻衄《松峰说疫》
- 鼻门《养生导引法》
- 鼻衄《伤寒六书》
《医学纲目》
- 作者:楼英 朝代:明 年份:公元1565年
- 曹序
- 自序
- 序例
- 卷之一·阴阳脏腑部
- 卷之二·阴阳脏腑部
- 卷之三·阴阳脏腑部
- 卷之四·阴阳脏腑部
- 卷之五·阴阳脏腑部
- 卷之六·阴阳脏腑部
- 卷之七·阴阳脏腑部
- 刺灸通论(刺虚实刺寒热入治寒热法)
- 刺虚实
- 刺寒热(入治寒热法。)
- 卷之八·阴阳脏腑部
- 卷之九·阴阳脏腑部
- 卷之十·肝胆部
- 卷之十一·肝胆部
- 卷之十二·肝胆部
- 卷之十三·肝胆部
- 卷之十四·肝胆部
- 卷之十五·肝胆部
- 卷之十六·心小肠部
- 卷之十七·心小肠部
- 卷之十八·心小肠部
- 卷之十九·心小肠部
- 卷之二十·心小肠部
- 卷之二十一·脾胃门
- 卷之二十二·脾胃部
- 卷之二十三·脾胃部
- 卷之二十四·脾胃部
- 卷之二十五·脾胃部
- 卷之二十六·肺大肠部
- 卷之二十七·肺大肠部
- 卷之二十八·肾膀胱部
- 卷之二十九·肾膀胱部
- 卷之三十·伤寒部
- 卷之三十一·伤寒部
- 卷之三十二·伤寒部
- 卷之三十三·伤寒部
- 卷之三十四·妇人部
- 卷之三十五·妇人部
- 卷之三十六·小儿部
- 卷之三十七·小儿部
- 卷之三十八·小儿部
- 卷之三十九·小儿部
- 卷之四十·《内经》运气类注
- 《内经》运气类注序文
- 运气占候补遗序
- 运气占候
- 邵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