嚏
□
〔河〕嚏,鼻中因痒而气喷作于声也。鼻为肺窍,痒为火化,心火邪热干于阳明,发于鼻而痒则嚏也。或故以物扰之,痒而嚏者,扰痒属火故也。或视日而嚏者,由目为五脏神华,太阳真火晃曜于目,心神躁乱而热发于上,则鼻中痒而嚏也。
□
运气 嚏有三∶
一曰热火。经云∶少阴司天之政,热病生于上,民病血溢鼽嚏。又云∶少阴司天,热气下临,肺气上从,病嚏鼽衄。又云∶少阴之复,燠热内作,烦躁鼽嚏。又云∶少阳所至为鼽嚏。又云∶少阳司天,火气下临,肺气上从,咳嚏鼽衄,治以诸寒是也。
二曰金不及火乘之。经曰∶金不及曰从革,从革之纪,其病嚏咳鼽衄,从火化者是也。
三曰燥金。经云∶阳明所至,为鼽嚏是也。
□
〔《灵》〕黄帝曰∶人之嚏者,何气使然?岐伯曰∶阳气和利,满于心,出于鼻,故为嚏,补足太阳荣眉本,一曰眉上也。(口问篇 眉本,恐攒竹穴。)
□
〔《撮》〕腠理不密,喷嚏不已∶风门(一分,沿皮向后一寸半,补一呼。)
□
〔仲〕其人清涕出,发热色和者善嚏。

- 嚏《医学纲目》
- 嚏《中医词典》
- 嚏《针灸素难要旨》
- 替针丸《儒门事亲》
- 嚏《医学真传》
- 替针丸《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嚏喷《傅青主男科》
- 替硝唑《药理学》
- 天《中医词典》
- 替灸膏《中医词典》
- 天《幼幼新书》
- 惕惕《中医词典》
- 天 疮《外科大成》
- 惕《中医词典》
- 天(儿科)《冯氏锦囊秘录》
- 涕液不收《中医词典》
- 天白蚁《中医词典》
- 涕唾稠粘大便坚实之症《保婴撮要》
- 天白蚁疮门主方《疡医大全》
- 涕唾稠粘《证治准绳·幼科》
- 天白蚁疮门主论《疡医大全》
- 涕唾《张氏医通》
- 天保采薇汤《目经大成》
- 涕泪《医经原旨》
- 天保采薇汤方《市隐庐医学杂着》
- 涕泪《类经》
- 天贝茶《茶饮保健》
- 涕《中医词典》
- 天伯《中医词典》
- 洟(yí夷)《中医词典》
- 天不足西北地不满东南《类经》
《医学纲目》
- 作者:楼英 朝代:明 年份:公元1565年
- 曹序
- 自序
- 序例
- 卷之一·阴阳脏腑部
- 卷之二·阴阳脏腑部
- 卷之三·阴阳脏腑部
- 卷之四·阴阳脏腑部
- 卷之五·阴阳脏腑部
- 卷之六·阴阳脏腑部
- 卷之七·阴阳脏腑部
- 刺灸通论(刺虚实刺寒热入治寒热法)
- 刺虚实
- 刺寒热(入治寒热法。)
- 卷之八·阴阳脏腑部
- 卷之九·阴阳脏腑部
- 卷之十·肝胆部
- 卷之十一·肝胆部
- 卷之十二·肝胆部
- 卷之十三·肝胆部
- 卷之十四·肝胆部
- 卷之十五·肝胆部
- 卷之十六·心小肠部
- 卷之十七·心小肠部
- 卷之十八·心小肠部
- 卷之十九·心小肠部
- 卷之二十·心小肠部
- 卷之二十一·脾胃门
- 卷之二十二·脾胃部
- 卷之二十三·脾胃部
- 卷之二十四·脾胃部
- 卷之二十五·脾胃部
- 卷之二十六·肺大肠部
- 卷之二十七·肺大肠部
- 卷之二十八·肾膀胱部
- 卷之二十九·肾膀胱部
- 卷之三十·伤寒部
- 卷之三十一·伤寒部
- 卷之三十二·伤寒部
- 卷之三十三·伤寒部
- 卷之三十四·妇人部
- 卷之三十五·妇人部
- 卷之三十六·小儿部
- 卷之三十七·小儿部
- 卷之三十八·小儿部
- 卷之三十九·小儿部
- 卷之四十·《内经》运气类注
- 《内经》运气类注序文
- 运气占候补遗序
- 运气占候
- 邵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