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复门
大病瘥后劳复者,枳实栀子豉汤主之。
上三味,以清浆水二盏,空煮退一盏,内枳实、栀子,煮取八分,下豉更煮五六沸,去渣温服,覆令取微汗。若有宿食,内大黄,量虚实加减。
伤寒瘥后更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脉浮者,以汗解之;沉实者,以下解之。
牡蛎(熬) 泽泻 蜀漆(洗去腥) 商陆(熬) 海藻(洗) 栝蒌根 葶苈(各等分)
上为散,水服方寸匕。小便利,止后服,日二。
大病瘥后,喜睡,久不了了者,胃上有寒,当以丸药温之,宜理中丸。
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者,竹叶石膏汤主之。
淡竹叶(二把) 石膏(半斤,捶碎) 半夏(三两) 人参(三两) 麦门冬(四两,去心) 甘草(一两,炙) 呕者加生姜(一两半)
上 咀,每服五钱,水一盏半,入粳米百余粒,煮取八分,米熟汤成。去渣温服。
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 劳复门《医学纲目》
- 劳复、食复、自复《温疫论》
- 劳复食复《伤寒标本心法类萃》
- 劳复、食复、女劳复、阴阳易《古今医案按》
- 劳复食复《伤寒捷诀》
- 劳复、食复、女劳复《医学心悟》
- 劳复食复《伤寒六书》
- 劳复(伤寒门 下)《古今医统大全》
- 劳复续法《医学纲目》
- 劳复《伤寒括要》
- 劳复证治《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劳复《伤寒明理论》
- 劳宫《手穴手纹诊治》
- 劳复《医效秘传》
- 劳宫《中医词典》
- 劳复《扁鹊心书》
- 劳宫《针灸学》
- 劳复《丹溪手镜》
- 劳宫(一名五里,一名掌中)《针灸大成》
- 劳复《血证论》
- 劳宫(荥穴)《子午流注说难》
- 劳复《普济方·针灸》
- 劳汗《中医词典》
- 劳复《疫疹一得》
- 劳黄《中医词典》
- 劳复《新修本草》
- 劳黄候《诸病源候论》
- 劳复《备急千金要方》
- 劳极《中医词典》
- 劳复《中医词典》
- 劳极《医学正传》
《医学纲目》
- 作者:楼英 朝代:明 年份:公元1565年
- 曹序
- 自序
- 序例
- 卷之一·阴阳脏腑部
- 卷之二·阴阳脏腑部
- 卷之三·阴阳脏腑部
- 卷之四·阴阳脏腑部
- 卷之五·阴阳脏腑部
- 卷之六·阴阳脏腑部
- 卷之七·阴阳脏腑部
- 刺灸通论(刺虚实刺寒热入治寒热法)
- 刺虚实
- 刺寒热(入治寒热法。)
- 卷之八·阴阳脏腑部
- 卷之九·阴阳脏腑部
- 卷之十·肝胆部
- 卷之十一·肝胆部
- 卷之十二·肝胆部
- 卷之十三·肝胆部
- 卷之十四·肝胆部
- 卷之十五·肝胆部
- 卷之十六·心小肠部
- 卷之十七·心小肠部
- 卷之十八·心小肠部
- 卷之十九·心小肠部
- 卷之二十·心小肠部
- 卷之二十一·脾胃门
- 卷之二十二·脾胃部
- 卷之二十三·脾胃部
- 卷之二十四·脾胃部
- 卷之二十五·脾胃部
- 卷之二十六·肺大肠部
- 卷之二十七·肺大肠部
- 卷之二十八·肾膀胱部
- 卷之二十九·肾膀胱部
- 卷之三十·伤寒部
- 卷之三十一·伤寒部
- 卷之三十二·伤寒部
- 卷之三十三·伤寒部
- 卷之三十四·妇人部
- 卷之三十五·妇人部
- 卷之三十六·小儿部
- 卷之三十七·小儿部
- 卷之三十八·小儿部
- 卷之三十九·小儿部
- 卷之四十·《内经》运气类注
- 《内经》运气类注序文
- 运气占候补遗序
- 运气占候
- 邵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