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肿痛

《医学纲目》书籍目录

〔无〕金沸草汤治风寒伤于心脾,令人憎寒热,齿浮,舌肿痛。

荆芥穗(四两) 旋复花 前胡 麻黄(去节,各三两) 赤芍药 半夏(各一两)

锉散,每五钱,水一盏半,姜七片,枣二枚,煎七分去渣,漱口,吐一半,吃一半。世医用此发散伤寒伤风,及加杏仁五味子咳嗽皆效,独未知用之舌肿牙疼。辛未年,有人患舌肿满塞,粥药不入,其势危甚,大煎此一剂,乘热以纸笼气熏之,遂愈。

〔世〕乌犀膏 治重舌木舌。(方见咽喉痛。)

〔《本》〕治心脾壅热,木舌肿胀。

玄参 升麻 大黄 犀角(各三分) 甘草(半两)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煎至五分,温服,不拘时。

〔世〕舌肿胀退场门。硼砂细末,切生姜蘸药,揩舌肿处即退。又云,蓖麻取油蘸纸捻烧烟熏之愈,又治牛舌出亦好。

〔丹〕重舌,用好胆矾研细敷之。

〔无〕黑散子治舌忽然肿破。用釜底煤研细,以醋调敷舌上下,脱去更敷,能先决出血竟敷之,尤佳。一法用盐等分调敷。

〔《山》〕舌肿,乱发烧灰水调下

〔丹〕飞丝入口,喉舌间生泡。紫苏嚼,白汤下,立效。

针灸舌痛独取脾脉,经云∶脾足太阴之脉,所生病者舌本痛。视盛虚热寒陷下取之也。

〔《摘》〕治舌下肿,难言,口疮,舌纵,涎出,及舌根急缩∶廉泉(三分,得气即泻,灸三壮。)

〔《集》〕治舌肿∶廉泉(三分,灸。)金津 玉液(各用三棱针出血。)天突 少商

〔东〕又法∶廉泉 然谷 风府 天突 关元

〔垣〕廉泉一穴,一名舌本,在颔下结喉上。治舌下肿,难言,舌纵,涎出,口噤,舌根急缩,下食难。刺疟论云∶舌下两脉者,廉泉也。刺禁论云∶刺舌下中脉太过,血不止,为喑。刺节真邪论云∶取廉泉穴,血变而止。以明宜出血,禁用针。或问取廉泉穴,二说不同,一说取颔下结喉上,一说取舌下两脉,何者为当?答曰∶舌本者,乃舌根蒂也,若取舌下两脉,是取舌梢也,舌标也,此法误也。当取颔下者为当,此舌根也。况足阳明之脉,根于厉兑,结于廉泉,颔下乃足阳明之所行也。若取舌下两脉,非足阳明经也。戊与癸合,廉泉足少阴也,治涎下。解云∶胃中热上溢,廉泉开放涎下,当出血泻胃中热,又知非舌下两脉也。颔下结喉上者为准矣。胀论曰∶廉泉玉英者,津液之道路也。(按《针经》云∶少阳结于廉泉,今曰阳明者误也。)

〔子和〕南邻朱老翁,年六十余岁,身热数日不已,舌根肿起,和舌尖亦肿,肿至满口,比元舌大三倍。一外科以燔针刺其舌两旁下廉泉穴,病势转凶,将至颠 。戴人曰∶血实者宜决之,以针磨令锋极尖,轻砭之,日砭八九次,出血约一二盏。如此者三次,渐觉血少,痛减肿消。夫舌者,心之外候也。心主血,故血出则愈。又诸痛痒疮疡皆属心火,燔针艾火,皆失此义也。

〔无〕凡舌肿,下必有噤虫,状如蝼蛄卧蚕,有头尾小白,可烧铁烙,烙头上即消。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医学纲目》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医学纲目》书籍目录
  1. 舌肿痛《医学纲目》
  2. 舌肿四方《喉舌备要秘旨》
  3. 舌肿痛《证治准绳·类方》
  4. 舌肿塞喉《奇方类编》
  5. 舌肿退场门不入《急救广生集》
  6. 舌肿塞喉《奇效简便良方》
  7. 舌肿无声《经验麻科》
  8. 舌肿强候《诸病源候论》
  9. 舌肿硬《奇效简便良方》
  10. 舌肿强《圣济总录》
  11. 舌肿硬《奇方类编》
  12. 舌肿破烂《喉舌备要秘旨》
  13. 舌重《儿科萃精》
  14. 舌肿破棺散《急救广生集》
  15. 舌柱《中医词典》
  16. 舌肿秘方《华佗神方》
  17. 舌纵《中医词典》
  18. 舌肿候《诸病源候论》
  19. 舌纵《证治准绳·类方》
  20. 舌肿不消《奇效简便良方》
  21. 舌纵涎下多唾《医学纲目》
  22. 舌肿、舌痛、重舌、舌强、舌麻、舌木、舌缩《医法圆通》
  23. 舌卒肿《中医词典》
  24. 舌肿《外科全生集》
  25. 舌卒肿大《奇方类编》
  26. 舌肿《奇方类编》
  27. 蛇背疔《中医词典》
  28. 舌肿《儒门事亲》
  29. 蛇背疔门主论《疡医大全》
  30. 舌肿《幼幼新书》
  31. 蛇背疔秘方《华佗神方》

《医学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