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绝
□
〔丹〕治五绝,一自缢,二摧压,三溺水,四魔魅,五产乳。用半夏一两末,为丸豆大,纳鼻中愈,心温者,一日可治。(出《子母秘录》)
□
〔仲〕救自缢死,自旦至暮虽已冷,必可治。暮至旦则难。恐此当言阴气盛故也,然夏时夜短于昼,又热,犹应可治。又云∶心下若微温者,一日以上,犹可治之,当徐徐抱解,不得截绳,上下安被卧之,一人以脚踏其两肩,手挽其发,常令弦急,勿使纵缓。一人以手按据胸上,数摩动之。一人摩捋臂胫屈伸之。若已僵直,但渐渐强屈之,并按其腹,如此一炊顷,虽得气从口出,呼吸眼开,仍引按莫置,亦勿劳之。须臾,可少与桂汤及粥清含与之,令喉润,渐渐能咽乃止。更令两人以管吹其两耳,此法最善,无不活者。
□
〔《山》〕自缢者,切不可割断绳子,以膝盖或用手浓裹衣物紧顶谷道,抱起解绳放下,揉其项痕,搐鼻及吹其两耳,待其气回,方可放手,若便泄气,则不可救矣。
□
〔《肘》〕自缢死,安定心神,徐缓解之,慎勿割绳断,抱取,心下犹温者,刺鸡冠血滴口中即活,男雌女雄。又方,鸡屎白如枣大,酒半盏和灌及鼻中,尤妙。《千金方》以蓝汁灌之,余法同上。
□
〔《山》〕卒堕 压倒打死,心头温者皆可救。将本人如僧打坐,令一人将其头发控放低,用半夏末吹入鼻内。如活,却以生姜汁、香油打匀灌之。
□
〔仲〕救溺死方。取灶中灰两石埋之,从头至足,水出七孔,即活。
□
〔《山》〕溺水者,放大凳上睡着,将脚后凳脚站起二砖,却蘸盐擦脐中,待其水自流出,切不可倒提出水,此数等,但心头微热者,皆可救治。
又方,溺水死一宿者尚活。捣皂角绵裹纳下部,须臾出水,即活。
□
〔世〕治鬼魇不寤中恶者,皂角为末,如绿豆大许,吹入鼻中。得嚏即气通。
□
〔《山》〕魇死不得近前唤,但痛咬其脚跟及唾其面。不省者,移动些少卧处,徐徐唤之。元有灯则存,无灯切不可点灯,及用皂角搐两鼻。
□
〔《肘》〕卧忽不寤,勿以火照之,杀人。但痛啮大拇指甲际而唾其面则活,取韭捣汁吹鼻孔。
冬月用韭根取汁灌口中。
□
〔《集》〕治卒魇。雄黄捣末细筛,以管吹入鼻孔中。

- 五绝《医学纲目》
- 五绝《中医词典》
- 五绝《证治准绳·杂病》
- 五决十经《类经》
- 五绝《寿世保元》
- 五决《中医词典》
- 五绝《万病回春》
- 五决《中医名词词典》
- 五绝《石室秘录》
- 五九散《儒门事亲》
- 五绝《卫生易简方》
- 五精《中医词典》
- 五绝《医学心悟》
- 五经治法《疡医大全》
- 五绝《急救广生集》
- 五经虚《异授眼科》
- 五绝《文堂集验方》
- 五经纹《中医词典》
- 五绝急症《经验丹方汇编》
- 五经纹《手穴手纹诊治》
- 五绝死《急救良方》
- 五经统论《婴童类萃》
- 五绝治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五经热症《经验麻科》
- 五科《中医词典》
- 五经《中医词典》
- 五科凡例《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五京丸《备急千金要方》
- 五苦六辛《中医词典》
- 五禁五夺五过五逆九宜《类经》
- 五苦六辛《儒门事亲》
《医学纲目》
- 作者:楼英 朝代:明 年份:公元1565年
- 曹序
- 自序
- 序例
- 卷之一·阴阳脏腑部
- 卷之二·阴阳脏腑部
- 卷之三·阴阳脏腑部
- 卷之四·阴阳脏腑部
- 卷之五·阴阳脏腑部
- 卷之六·阴阳脏腑部
- 卷之七·阴阳脏腑部
- 刺灸通论(刺虚实刺寒热入治寒热法)
- 刺虚实
- 刺寒热(入治寒热法。)
- 卷之八·阴阳脏腑部
- 卷之九·阴阳脏腑部
- 卷之十·肝胆部
- 卷之十一·肝胆部
- 卷之十二·肝胆部
- 卷之十三·肝胆部
- 卷之十四·肝胆部
- 卷之十五·肝胆部
- 卷之十六·心小肠部
- 卷之十七·心小肠部
- 卷之十八·心小肠部
- 卷之十九·心小肠部
- 卷之二十·心小肠部
- 卷之二十一·脾胃门
- 卷之二十二·脾胃部
- 卷之二十三·脾胃部
- 卷之二十四·脾胃部
- 卷之二十五·脾胃部
- 卷之二十六·肺大肠部
- 卷之二十七·肺大肠部
- 卷之二十八·肾膀胱部
- 卷之二十九·肾膀胱部
- 卷之三十·伤寒部
- 卷之三十一·伤寒部
- 卷之三十二·伤寒部
- 卷之三十三·伤寒部
- 卷之三十四·妇人部
- 卷之三十五·妇人部
- 卷之三十六·小儿部
- 卷之三十七·小儿部
- 卷之三十八·小儿部
- 卷之三十九·小儿部
- 卷之四十·《内经》运气类注
- 《内经》运气类注序文
- 运气占候补遗序
- 运气占候
- 邵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