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续法
□
〔海〕伤寒病遇太阳太阴司天,若下之太过,往往变成阴黄。一则寒水太过,水来犯土,一则土气不及,水来侵之,多变此疾。一则茵陈茯苓汤加当归、桂枝,二则茵陈橘皮汤加姜、术、半夏,三则茵陈附子汤,四则茵陈四逆汤,五则茵陈姜附汤,六则茵陈吴茱萸汤,方见如左。发黄,小便不利,烦躁而渴,茵陈汤加茯苓、猪苓、滑石、当归、官桂主之。(韩氏名茵陈 苓汤。)发黄烦躁,喘呕不渴,茵陈汤加陈皮、白术、生姜、半夏、茯苓主之。(韩氏名茵陈陈皮汤。)发黄,四肢遍身冷者,茵陈汤加附子、甘草主之。(韩氏名茵陈附子汤。)发黄,肢体逆冷,腰上自汗,茵陈汤加附子、干姜、甘草主之。(韩氏名茵陈姜附汤。)发黄,冷汗不止者,茵陈汤加附子、干姜主之。(韩氏名茵陈附子汤。)发黄,前服姜、附诸药未已,脉尚迟者,茵陈加吴茱萸、附子、干姜、木通、当归主之。(韩 名茵陈茱萸汤。)赵宗颜,因下之太过生黄,脉沉细迟无力,次第用药,至茵陈附子汤大效。
按海藏次第用药者,谓先投韩氏茵陈茯苓汤,次投茵陈陈皮汤,又次投茵陈附子汤。后赵秀才次第仿此。赵秀才因下之早,黄病,脉寸微尺弱,身冷,次第用药,至茵陈四逆汤大效。伤冷中寒,脉弱气虚,变为阴黄,仲景理中汤加茵陈服之。
茵陈汤 治伤寒发黄,目悉黄,小便赤。
茵陈 山栀 柴胡 黄柏(蜜炙) 黄芩 升麻 龙胆草(各半两) 大黄(炒,一两)
上 咀,水煎,空心服,以利为度。
□
□
〔《衍》〕一僧伤寒发汗不彻,有留热,身面皆黄,多热,期年不愈。医作食黄治之,治不对,病不去。问之食不减,寻与此药,服五日,病减三分之一,十日减三分之二,二十日病悉去。方用茵陈、栀子各三分,秦艽、升麻各四钱,末之,每用三钱,水四合,煎及二合,去渣,食后温服,以和为度。
□
〔《活》〕五苓加茵陈蒿汤 治发黄而渴,小便不利。
茵陈蒿汤(十分) 五苓汤(五分)
上二剂拌匀,每服三钱,日三服,水调下。
又方 伤寒欲发黄者,急用瓜蒂末,口含水,搐一字许,入鼻中出黄水,甚验。即用茵陈汤调五苓散服之,最效。
□
〔《本》〕治头中湿热发黄胆,瓜蒂散。
上为细末,如大豆大一粒许,纳鼻中缩入,当出黄水,慎不可吹入。
□
〔《云》〕结胸发黄,太阳附本也。(以结胸法治之。)痞气发黄,太阴附本也。(以痞法治之。)
□
〔《活》〕问白虎症亦有身热烦渴引饮,小便不利,何以不发黄?答曰∶白虎与发黄症相近。遍身汗出,此为热越,白虎症也。头面汗出,颈已下无汗,发黄症也。
□
〔成〕伤寒发黄,是病已极,是有不治者多矣,非止寸口近掌无脉,鼻气出冷,为不治之症。又若形体如烟熏,直视摇头者,是为心绝;环口黧黑,柔汗发黄,是为脾绝。皆不治之症也。

- 黄续法《医学纲目》
- 黄序《外科全生集》
- 黄宣《中医词典》
- 黄序《救伤秘旨》
- 黄芽《中医词典》
- 黄序《中医词典》
- 黄芽白菜《滇南本草》
- 黄心翳《中医词典》
- 黄岩《中医词典》
- 黄心舌《敖氏伤寒金镜录》
- 黄燕台《中医词典》
- 黄屑《证类本草》
- 黄羊《饮膳正要》
- 黄相似《小儿药证直诀》
- 黄杨《本经逢原》
- 黄武《中医词典》
- 黄药《本草衍义》
- 黄五物汤(加味黄五物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 黄药《医学入门》
- 黄五物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黄药根《本草蒙筌》
- 黄五物汤《删补名医方论》
- 黄药根《冯氏锦囊秘录》
- 黄五辰《中医词典》
- 黄药根《证类本草》
- 黄维《中医词典》
- 黄药根《本草图经》
- 黄丸《普济本事方》
- 黄药散《万氏秘传片玉心书》
- 黄丸《普济本事方》
- 黄药脂《中药学》
《医学纲目》
- 作者:楼英 朝代:明 年份:公元1565年
- 曹序
- 自序
- 序例
- 卷之一·阴阳脏腑部
- 卷之二·阴阳脏腑部
- 卷之三·阴阳脏腑部
- 卷之四·阴阳脏腑部
- 卷之五·阴阳脏腑部
- 卷之六·阴阳脏腑部
- 卷之七·阴阳脏腑部
- 刺灸通论(刺虚实刺寒热入治寒热法)
- 刺虚实
- 刺寒热(入治寒热法。)
- 卷之八·阴阳脏腑部
- 卷之九·阴阳脏腑部
- 卷之十·肝胆部
- 卷之十一·肝胆部
- 卷之十二·肝胆部
- 卷之十三·肝胆部
- 卷之十四·肝胆部
- 卷之十五·肝胆部
- 卷之十六·心小肠部
- 卷之十七·心小肠部
- 卷之十八·心小肠部
- 卷之十九·心小肠部
- 卷之二十·心小肠部
- 卷之二十一·脾胃门
- 卷之二十二·脾胃部
- 卷之二十三·脾胃部
- 卷之二十四·脾胃部
- 卷之二十五·脾胃部
- 卷之二十六·肺大肠部
- 卷之二十七·肺大肠部
- 卷之二十八·肾膀胱部
- 卷之二十九·肾膀胱部
- 卷之三十·伤寒部
- 卷之三十一·伤寒部
- 卷之三十二·伤寒部
- 卷之三十三·伤寒部
- 卷之三十四·妇人部
- 卷之三十五·妇人部
- 卷之三十六·小儿部
- 卷之三十七·小儿部
- 卷之三十八·小儿部
- 卷之三十九·小儿部
- 卷之四十·《内经》运气类注
- 《内经》运气类注序文
- 运气占候补遗序
- 运气占候
- 邵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