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重
□
□
□
〔仲〕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 汤主之。(方见伤寒身重。)
□
〔洁〕夏月中风湿,身重如山,不能转侧,宜除风胜湿去热之药治之。
□
〔仲〕肾着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表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甘姜苓术汤主之。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温二服,腰中自温。
□
〔《素》〕肝虚肾虚脾虚,皆令人体重烦冤。(示从容论体重属肝、肾虚,肝虚则脾寡于畏而体重,肾虚则脾胜之而体重也。)
□
〔垣〕参术汤 治脾胃虚弱,元气不能荣于心肺,四肢沉重,食后昏闷。
黄 (二钱) 人参(半钱) 升麻(三分) 甘草(炙,四分) 柴胡 酒黄柏(各三分) 陈皮(五分)青皮(五分) 神曲(七分) 苍术(一钱) 当归(二分)
上 咀,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半,去渣,带热服,食前。
□
运气 身重有五∶
一曰湿,乃湿制肾虚而重。经云∶太阴所至为身重。又云∶太阴之复,体重身满。又云∶岁土太过,湿气流行,民病体重烦冤。又云∶ 土郁之发,民病身重是也。
二曰湿热。经云∶少阳司天之政,四之气,炎暑间化,其病满身重是也。
三曰寒湿。经云∶太阴司天之政,三之气,感于寒湿,民病身重是也。
四曰风,乃木制脾虚而重。经云∶岁木太过,风气流行,民病体重烦冤。又云∶岁土不及,风乃大行,民病体重烦冤。又云∶厥阴在泉,风淫所胜,病身体皆重是也。
五曰金,乃燥制肝虚而重。经云∶岁金太过,燥气流行,民病体重烦冤是也。
□
针灸 身重有二法∶
其一取脾。经云∶脾病者身重肉痿,取其经太阴阳明少阴血者。又云∶脾足太阴之脉是动,则病腹胀,身体皆重,视盛虚热寒陷下取之也。
其二取肾。经云∶肾病者身重,寝汗出,憎风,取其经少阴太阳血者是也。

- 身重《医学纲目》
- 身重《重订灵兰要览》
- 身重《医学纲目》
- 身重《中医词典》
- 身重《医述》
- 身肿《中医词典》
- 身重《证治准绳·类方》
- 身中门《跌损妙方》
- 身重《证治准绳·杂病》
- 身中腹中一股热气冲动者有虚实二因《读医随笔》
- 身重《伤寒大白》
- 身长《常见病自测》
- 身重《广瘟疫论》
- 身有赤处候《诸病源候论》
- 身重(解)《张氏医通》
- 身有赤处《证治准绳·幼科》
- 身重门《张氏医通》
- 身有赤处《幼幼新书》
- 身重难转侧《医学心悟》
- 身有赤处《中医词典》
- 身重痧《中医词典》
- 身痒欲死《医法圆通》
- 身重畏冷《医法圆通》
- 身痒无汗证六 阳明五十七《伤寒悬解》
- 身重心悸证八 太阳九十九《伤寒悬解》
- 身痒(身如虫行)《杂病广要》
- 身重喑哑《儒门事亲》
- 身痒《医效秘传》
- 身重瘖哑《中医词典》
- 身痒《伤寒大白》
- 身柱《针灸大成》
《医学纲目》
- 作者:楼英 朝代:明 年份:公元1565年
- 曹序
- 自序
- 序例
- 卷之一·阴阳脏腑部
- 卷之二·阴阳脏腑部
- 卷之三·阴阳脏腑部
- 卷之四·阴阳脏腑部
- 卷之五·阴阳脏腑部
- 卷之六·阴阳脏腑部
- 卷之七·阴阳脏腑部
- 刺灸通论(刺虚实刺寒热入治寒热法)
- 刺虚实
- 刺寒热(入治寒热法。)
- 卷之八·阴阳脏腑部
- 卷之九·阴阳脏腑部
- 卷之十·肝胆部
- 卷之十一·肝胆部
- 卷之十二·肝胆部
- 卷之十三·肝胆部
- 卷之十四·肝胆部
- 卷之十五·肝胆部
- 卷之十六·心小肠部
- 卷之十七·心小肠部
- 卷之十八·心小肠部
- 卷之十九·心小肠部
- 卷之二十·心小肠部
- 卷之二十一·脾胃门
- 卷之二十二·脾胃部
- 卷之二十三·脾胃部
- 卷之二十四·脾胃部
- 卷之二十五·脾胃部
- 卷之二十六·肺大肠部
- 卷之二十七·肺大肠部
- 卷之二十八·肾膀胱部
- 卷之二十九·肾膀胱部
- 卷之三十·伤寒部
- 卷之三十一·伤寒部
- 卷之三十二·伤寒部
- 卷之三十三·伤寒部
- 卷之三十四·妇人部
- 卷之三十五·妇人部
- 卷之三十六·小儿部
- 卷之三十七·小儿部
- 卷之三十八·小儿部
- 卷之三十九·小儿部
- 卷之四十·《内经》运气类注
- 《内经》运气类注序文
- 运气占候补遗序
- 运气占候
- 邵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