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缩阴纵
阴缩,谓前阴受寒,入腹内也。阴纵,谓前阴受热,挺长不收也。经曰∶足厥阴之筋,伤于寒,则阴缩入;伤于热,则纵挺不收。治在行水清阴气是也。
□
〔丹〕鲍兄二十余岁,玉茎挺长,肿而痿,皮塌常润,磨股不能行,两胁气上,手足倦弱。先以小柴胡加黄连大剂,行其湿热,略加黄柏,降其逆上之气,其挺肿渐收,渐减及半。但茎中有坚块未消,遂以青皮一味为君,佐以散风之剂,末服。外以丝瓜汁,调五倍子末敷而愈。
平江王氏子,年三十岁,忽阴挺长肿而痛,脉数而实,用朴硝荆芥汤浸洗,又用三一承气汤大下之,愈。
《内经》刺灸前阴挺长之法有一∶经云,足厥阴之别,名曰蠡沟,去内踝五寸别走少阳,其病实,则挺长,取之所别是也。
□
〔《明堂》〕阴卵入腹。脐下六寸,两旁各一寸六分。(灸二七壮。)
□
〔《内经》〕诊阴缩而死者,皆属肝伤。经云∶肝悲哀动中则伤魂,魂伤则狂妄不精,不精则不正,当阴缩而挛筋,两胁骨不举,毛悴色夭死于秋。又云∶厥阴终者喜溺,舌卷,卵上缩是也。

- 阴缩阴纵《医学纲目》
- 阴缩入腹《中医词典》
- 阴廷《中医词典》
- 阴缩队纵《医碥》
- 阴挺《中医名词词典》
- 阴缩《中医词典》
- 阴挺《景岳全书》
- 阴缩《中医名词词典》
- 阴挺《中医词典》
- 阴损及阳《中医词典》
- 阴挺《外科大成》
- 阴损及阳《中医名词词典》
- 阴挺《妇人规》
- 阴水《幼科心法要诀》
- 阴挺《奇效简便良方》
- 阴水《儿科萃精》
- 阴挺出《普济方·针灸》
- 阴水《医宗金鉴》
- 阴挺出《针灸资生经》
- 阴水《中医词典》
- 阴挺出方三首《外台秘要》
- 阴水《中医名词词典》
- 阴挺出下脱《中医词典》
- 阴衰营陷《四圣悬枢》
- 阴挺出下脱候《诸病源候论》
- 阴衰发热厥阳衰发寒厥《针灸甲乙经》
- 阴挺门主方《疡医大全》
- 阴暑阳暑《友渔斋医话》
- 阴挺门主论《疡医大全》
- 阴暑《慈幼便览》
- 阴挺秘方《华佗神方》
《医学纲目》
- 作者:楼英 朝代:明 年份:公元1565年
- 曹序
- 自序
- 序例
- 卷之一·阴阳脏腑部
- 卷之二·阴阳脏腑部
- 卷之三·阴阳脏腑部
- 卷之四·阴阳脏腑部
- 卷之五·阴阳脏腑部
- 卷之六·阴阳脏腑部
- 卷之七·阴阳脏腑部
- 刺灸通论(刺虚实刺寒热入治寒热法)
- 刺虚实
- 刺寒热(入治寒热法。)
- 卷之八·阴阳脏腑部
- 卷之九·阴阳脏腑部
- 卷之十·肝胆部
- 卷之十一·肝胆部
- 卷之十二·肝胆部
- 卷之十三·肝胆部
- 卷之十四·肝胆部
- 卷之十五·肝胆部
- 卷之十六·心小肠部
- 卷之十七·心小肠部
- 卷之十八·心小肠部
- 卷之十九·心小肠部
- 卷之二十·心小肠部
- 卷之二十一·脾胃门
- 卷之二十二·脾胃部
- 卷之二十三·脾胃部
- 卷之二十四·脾胃部
- 卷之二十五·脾胃部
- 卷之二十六·肺大肠部
- 卷之二十七·肺大肠部
- 卷之二十八·肾膀胱部
- 卷之二十九·肾膀胱部
- 卷之三十·伤寒部
- 卷之三十一·伤寒部
- 卷之三十二·伤寒部
- 卷之三十三·伤寒部
- 卷之三十四·妇人部
- 卷之三十五·妇人部
- 卷之三十六·小儿部
- 卷之三十七·小儿部
- 卷之三十八·小儿部
- 卷之三十九·小儿部
- 卷之四十·《内经》运气类注
- 《内经》运气类注序文
- 运气占候补遗序
- 运气占候
- 邵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