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入血室续法
□
〔云〕妇人伤寒中风,治法与男子无异,惟热入血室、妊娠伤寒则不同也。宜以四物安养胎血,佐以汗下之药治之。
妇人伤寒中风,自汗头痛,项背强,发热恶寒,脉浮而缓。恐热入血室,故倍加芍药,桂枝加芍药汤。
桂枝(一两半) 赤芍药(三两半) 生姜(一两半) 大枣(六枚)
上锉细,每服五钱,水煎。
妇人伤寒,脉浮而紧,头痛身热,恶寒无汗,发汗后恐热入血室,宜麻黄加生地黄汤。
麻黄(二两半) 桂枝(一两半) 甘草(半两) 生地黄(一两) 杏仁(二十五个,去皮尖)
上 咀,每服五钱,水煎。
□
〔《活》〕妇人伤寒,经脉方来初断,寒热如疟,狂言见鬼,宜用干姜柴胡汤。
柴胡(四两) 栝蒌根 桂枝(一两半) 牡蛎(一两) 干姜 甘草(炙。各一两)
上 咀,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至七分,去渣温服。初服微烦,再服汗出而愈。
□
〔罗〕小柴胡加地黄汤 治妇人室女伤寒发热,经水适来适断,昼日明了,夜则谵语,如见鬼神。亦治产后恶露方来,忽间断欲死。
柴胡(一两二钱半) 人参 黄芩 甘草(炙) 半夏(汤洗,七次) 生地(各七钱)
上为粗末,生姜三片,枣二枚,同煎。
□
〔云〕妇人伤寒,身热,脉长而弦,属阳明、少阳。往来寒热,夜躁昼宁,如见鬼状,经水适断,热入血室。不实满者,小柴胡加牡丹皮主之,大实满者,桃仁承气主之。
小柴胡加牡丹皮汤
柴胡(二两) 黄芩(七钱半) 人参(二两) 半夏(六钱) 大枣(三枚) 甘草 生姜(各七钱半)牡丹皮(二两)
上锉细,每服一两,生姜同煎。
桃仁承气汤(方见蓄血。)
妇人伤寒,头痛脉浮,医反下之,邪气乘虚而传于里,经水闭而不行,心下结硬,口燥舌干,寒热往来,狂言如见鬼状,脉沉而数者,当下之,宜小柴胡加芒硝大黄汤主之。
柴胡(二两) 黄芩(七钱半) 半夏(制,一两五钱) 甘草(五钱半) 大黄 芒硝(各七钱)大枣(三枚) 生姜(七钱半)
上锉,每服一两,生姜同煎.去渣,下芒硝,再沸,温服。若脉不沉数,即不可下。
□
〔《本》〕辛亥中,寓居毗陵,学官王仲礼,其妹病伤寒,发寒热,遇夜则如鬼物所凭,六七日忽昏塞,涎响如引锯,牙关紧急,瞑目不知人,病势极危,召予视之。予曰∶得病之初,曾值月经来否?其家曰∶月经方来,病作而经遂止。一二日发寒热,昼虽静,夜则有鬼祟。从昨日涎生,不省人事。予曰∶此热入血室之证也。仲景云∶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昼则明了,夜则谵语,如见鬼状,发作有时,此名热入血室。医者不晓,以刚剂与之,遂致胸膈不利,涎潮上脘,喘急息高,昏冒不知人事。当先化其痰,后除其热。予急以一呷散投之。两时顷,涎下得睡,省人事。次授以小柴胡加地黄汤,三服而热除,不汗而自解矣。
□
〔云〕妇人伤寒表虚,自汗身凉,四肢拘急,脉沉而迟,太阳标病,少阳本病,经水适断,
桂枝加附红花汤。
桂枝(二两半) 芍药 生姜(各一两半) 甘草(一两,炙) 附子(炮) 红花(各五钱)
上锉细,各每服一两,水三盏,煎服。
妇人伤寒,太阳标病,汗解表除,邪热内攻,热入血室,经水过多,无满实者,甘草芍药汤。
甘草 芍药 生地 川芎(各一两)
上 咀,每服一两,水三盏,煎至一盏半,去渣,入发灰五钱,调匀,温服。不止者,刺隐白。

- 热入血室续法《医学纲目》
- 热入血室三 少阳二十一《伤寒悬解》
- 热入血室证《伤寒九十论》
- 热入血室脉案《类证治裁》
- 热入血室证《女科经纶》
- 热入血室论治《类证治裁》
- 热入血室证《女科经纶》
- 热入血室候(妇科心镜 上)《古今医统大全》
- 热入血室证《女科经纶》
- 热入血室二 少阳二十《伤寒悬解》
- 热入血室证《女科经纶》
- 热入血室(杂病)《金匮悬解》
- 热入血室证《女科经纶》
- 热入血室《伤寒指掌》
- 热入血室证《女科经纶》
- 热入血室《女科证治准绳》
- 热入血室证《女科经纶》
- 热入血室《伤寒心法要诀》
- 热入血室证《女科经纶》
- 热入血室《也是山人医案》
- 热入血室证《女科经纶》
- 热入血室《女科撮要》
- 热入血室证《女科经纶》
- 热入血室《女科切要》
- 热入血室证三 阳明四十九《伤寒悬解》
- 热入血室《沈氏女科辑要》
- 热入血室证治并方《卫生宝鉴》
- 热入血室《伤寒明理论》
- 热入营分《凌临灵方》
- 热入血室《医效秘传》
- 热痧《中医词典》
《医学纲目》
- 作者:楼英 朝代:明 年份:公元1565年
- 曹序
- 自序
- 序例
- 卷之一·阴阳脏腑部
- 卷之二·阴阳脏腑部
- 卷之三·阴阳脏腑部
- 卷之四·阴阳脏腑部
- 卷之五·阴阳脏腑部
- 卷之六·阴阳脏腑部
- 卷之七·阴阳脏腑部
- 刺灸通论(刺虚实刺寒热入治寒热法)
- 刺虚实
- 刺寒热(入治寒热法。)
- 卷之八·阴阳脏腑部
- 卷之九·阴阳脏腑部
- 卷之十·肝胆部
- 卷之十一·肝胆部
- 卷之十二·肝胆部
- 卷之十三·肝胆部
- 卷之十四·肝胆部
- 卷之十五·肝胆部
- 卷之十六·心小肠部
- 卷之十七·心小肠部
- 卷之十八·心小肠部
- 卷之十九·心小肠部
- 卷之二十·心小肠部
- 卷之二十一·脾胃门
- 卷之二十二·脾胃部
- 卷之二十三·脾胃部
- 卷之二十四·脾胃部
- 卷之二十五·脾胃部
- 卷之二十六·肺大肠部
- 卷之二十七·肺大肠部
- 卷之二十八·肾膀胱部
- 卷之二十九·肾膀胱部
- 卷之三十·伤寒部
- 卷之三十一·伤寒部
- 卷之三十二·伤寒部
- 卷之三十三·伤寒部
- 卷之三十四·妇人部
- 卷之三十五·妇人部
- 卷之三十六·小儿部
- 卷之三十七·小儿部
- 卷之三十八·小儿部
- 卷之三十九·小儿部
- 卷之四十·《内经》运气类注
- 《内经》运气类注序文
- 运气占候补遗序
- 运气占候
- 邵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