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痢
□
上 咀,水煎,分二服,空心饮。
□
〔《大》〕当归芍药散治妊娠腹中绞痛,心下急痛,及疗产后血晕,崩中久痢。(方见妇人血崩门。)
□
〔杨〕疗妊娠血痢。用阿胶二两,以酒一升半,煮取一升,顿服。
□
〔《大》〕产后诸痢,煮薤白食之。又方,羊肾脂炒薤白,空心食之,甚佳。
□
〔《经》〕治产后、胎前痢疾。败龟甲一枚,米醋炙研为末,醋汤调下。(丹溪云∶龟甲大补阴,治劳倦。)
□
〔丹〕妇人患堕胎后,膈满食少,痢不止,脉虚,左手尤甚。
滑石 白芍药(炒) 苍术(各五钱) 白术(二钱五分) 干姜(四钱) 茯苓(一钱) 诃子(二钱,煨)
上为细末,调下保和丸四五十粒。
□
黄连丸 治产后赤白痢,腹中搅痛不忍。
黄连(四两) 阿胶 蒲黄 栀子仁(各一两) 当归(二两半) 黄芩 黄柏(各二两)
上为末,炼蜜丸,如桐子大。每服六七十丸,米饮调下,日三、夜一。
□
〔仲〕产后下痢虚极,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主之。(《脉经》作“热痢重下,新产虚极者”。)
白头翁 阿胶(各二两) 黄连 黄柏 秦皮(各三两) 甘草(二两)
上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纳胶令消尽,分三服,温服。
妇人临产痢疾,山栀不拘多少,烧灰为细末。空心熟水调下一钱,甚者不过五服。
产后血痢,小便不通,脐腹疼痛。用生马齿苋捣汁二大合,煎一沸,下蜜一合,调顿服。
□
〔梅〕治产后血泄不禁,余血作痛兼块。桂心、干姜等分为末,空心酒调服方寸匕。
□
〔《大》〕疗产后痢,日五十行者。取木里蠹虫粪炒黄,急以水沃之,令稀稠得所,服之即瘥。
□
〔《圣》〕产后诸痢方。取苍耳叶捣汁半盏,日三四,温服。

- 产后痢《医学纲目》
- 产后冷热痢方二首《外台秘要》
- 产后痢《奇效简便良方》
- 产后冷热利候《诸病源候论》
- 产后痢《胎产指南》
- 产后类中风痉症《胎产秘书》
- 产后痢分证用药《女科经纶》
- 产后类中风《胎产指南》
- 产后痢候《诸病源候论》
- 产后类中风《女科秘旨》
- 产后痢疾《中医词典》
- 产后类中风《家传女科经验摘奇》
- 产后痢疾《冯氏锦囊秘录》
- 产后类中风《中医词典》
- 产后痢疾《奇效简便良方》
- 产后类症《家传女科经验摘奇》
- 产后痢疾《女科精要》
- 产后类外感《女科秘要》
- 产后痢疾.里急后重《女科旨要》
- 产后类伤寒阳明及三阴症。《女科秘旨》
- 产后痢疾属内外诸伤《女科经纶》
- 产后类伤寒三阴症《胎产秘书》
- 产后痢疾作渴方论《妇人大全良方》
- 产后类伤寒三阴症《家传女科经验摘奇》
- 产后痢疾作渴属津液内竭《女科经纶》
- 产后类伤寒三阳症《胎产秘书》
- 产后痢渴《奇效简便良方》
- 产后类伤寒三阳症《家传女科经验摘奇》
- 产后痢日夜数十行方二首《外台秘要》
- 产后类伤寒二阳症《胎产指南》
- 产后痢症《胎产秘书》
《医学纲目》
- 作者:楼英 朝代:明 年份:公元1565年
- 曹序
- 自序
- 序例
- 卷之一·阴阳脏腑部
- 卷之二·阴阳脏腑部
- 卷之三·阴阳脏腑部
- 卷之四·阴阳脏腑部
- 卷之五·阴阳脏腑部
- 卷之六·阴阳脏腑部
- 卷之七·阴阳脏腑部
- 刺灸通论(刺虚实刺寒热入治寒热法)
- 刺虚实
- 刺寒热(入治寒热法。)
- 卷之八·阴阳脏腑部
- 卷之九·阴阳脏腑部
- 卷之十·肝胆部
- 卷之十一·肝胆部
- 卷之十二·肝胆部
- 卷之十三·肝胆部
- 卷之十四·肝胆部
- 卷之十五·肝胆部
- 卷之十六·心小肠部
- 卷之十七·心小肠部
- 卷之十八·心小肠部
- 卷之十九·心小肠部
- 卷之二十·心小肠部
- 卷之二十一·脾胃门
- 卷之二十二·脾胃部
- 卷之二十三·脾胃部
- 卷之二十四·脾胃部
- 卷之二十五·脾胃部
- 卷之二十六·肺大肠部
- 卷之二十七·肺大肠部
- 卷之二十八·肾膀胱部
- 卷之二十九·肾膀胱部
- 卷之三十·伤寒部
- 卷之三十一·伤寒部
- 卷之三十二·伤寒部
- 卷之三十三·伤寒部
- 卷之三十四·妇人部
- 卷之三十五·妇人部
- 卷之三十六·小儿部
- 卷之三十七·小儿部
- 卷之三十八·小儿部
- 卷之三十九·小儿部
- 卷之四十·《内经》运气类注
- 《内经》运气类注序文
- 运气占候补遗序
- 运气占候
- 邵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