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泻
□
〔丹〕万安膏治吐泻腹痛吐乳。(方见吐门。)
□
〔海〕吐泻。四君子加陈皮、浓朴等分,同煎。(一法加陈皮、姜、枣。)
脏腑滑泄。四君子加诃子五分,米饮调下。
□
〔钱〕黄承务子二岁,病伤食而泻,众医与止之,十余日,便青白,乳食不消,身凉,加哽气昏睡。咸谓困笃,召钱。钱先与益黄散、补肺散各三服,三日身温而不哽气,后以白饼子微下之,又与益脾散三服,利止。何以然?利本脾虚伤食,初不与下之,留连十日,上实下虚,脾气弱则引肺亦虚,脾肺子母故也。今先补脾,则肺病自退,即身温不哽气也,然后下其所伤。或曰∶何不先下后补?曰∶便青为下脏冷。若先下,必大虚。今先实脾而后下,则不虚矣。后更与补之乃安。(益黄散方见小儿大法。)
□
□
□
〔洁〕凡大泻引饮者,其病不以新久,皆宜服白术散,痢病亦同治。
□
〔丹〕小儿夏月泄泻,用益黄散。泻黄、赤、黑,皆热,用益元散、黄柏丸之类。
□
〔钱〕使君子丸治疳瘦泄痢,腹胁胀满。(方见疳门。)
□
〔《脉》〕小儿大便青瓣飧泄,脉小,手足寒,难已;脉小,手足温,易已。

- 泄泻《医学纲目》
- 泄泻《医学纲目》
- 泄泻《冯氏锦囊秘录》
- 泄泻《女科秘旨》
- 泄泻《冯氏锦囊秘录》
- 泄泻《医学传灯》
- 泄泻《冯氏锦囊秘录》
- 泄泻《推求师意》
- 泄泻《续名医类案》
- 泄泻《经验麻科》
- 泄泻《续名医类案》
- 泄泻《麻疹备要方论》
- 泄泻《续名医类案》
- 泄泻《产宝》
- 泄泻《续名医类案》
- 泄泻《中医词典》
- 泄泻《续名医类案》
- 泄泻《傅青主男科》
- 泄泻《医学入门》
- 泄泻《气功外气疗法》
- 泄泻《医述》
- 泄泻《小儿常见病单验方》
- 泄泻《医述》
- 泄泻《景岳全书》
- 泄泻《杂病广要》
- 泄泻《景岳全书》
- 泄泻《证治准绳·幼科》
- 泄泻《中医名词词典》
- 泄泻《张氏医通》
- 泄泻《医学集成》
- 泄泻《证治准绳·类方》
《医学纲目》
- 作者:楼英 朝代:明 年份:公元1565年
- 曹序
- 自序
- 序例
- 卷之一·阴阳脏腑部
- 卷之二·阴阳脏腑部
- 卷之三·阴阳脏腑部
- 卷之四·阴阳脏腑部
- 卷之五·阴阳脏腑部
- 卷之六·阴阳脏腑部
- 卷之七·阴阳脏腑部
- 刺灸通论(刺虚实刺寒热入治寒热法)
- 刺虚实
- 刺寒热(入治寒热法。)
- 卷之八·阴阳脏腑部
- 卷之九·阴阳脏腑部
- 卷之十·肝胆部
- 卷之十一·肝胆部
- 卷之十二·肝胆部
- 卷之十三·肝胆部
- 卷之十四·肝胆部
- 卷之十五·肝胆部
- 卷之十六·心小肠部
- 卷之十七·心小肠部
- 卷之十八·心小肠部
- 卷之十九·心小肠部
- 卷之二十·心小肠部
- 卷之二十一·脾胃门
- 卷之二十二·脾胃部
- 卷之二十三·脾胃部
- 卷之二十四·脾胃部
- 卷之二十五·脾胃部
- 卷之二十六·肺大肠部
- 卷之二十七·肺大肠部
- 卷之二十八·肾膀胱部
- 卷之二十九·肾膀胱部
- 卷之三十·伤寒部
- 卷之三十一·伤寒部
- 卷之三十二·伤寒部
- 卷之三十三·伤寒部
- 卷之三十四·妇人部
- 卷之三十五·妇人部
- 卷之三十六·小儿部
- 卷之三十七·小儿部
- 卷之三十八·小儿部
- 卷之三十九·小儿部
- 卷之四十·《内经》运气类注
- 《内经》运气类注序文
- 运气占候补遗序
- 运气占候
- 邵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