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肿
□
〔丹〕卒肿起大痛,芫青根大者杵之,和苦酒如泥煮三沸,帛上包之。(葛氏)风毒肿三年,苦酒浓煎葱白,以布包熨肿上。(《外台秘要》)治一切热毒肿,商陆根和盐少许敷之,日再易。(《孙真人食忌》)治一切毒肿,疼痛不可忍者,捣蓖麻仁,敷之立瘥。(《肘后方》)治肿。蒺藜子一升,炒黄杵细,以香油和如泥,再炒令焦,以旧布如肿之大小摊之贴肿上,勿开头 上。(《外台秘要》)治恶刺及狐狸刺毒肿。
取蒲公英草根白汁敷之,多涂立瘥。余七月十五日夜,左手中指背揩着庭木,痛不可忍,十日后疮日深,渐高硕,痛欲死,用此而安。(孙方)
□
〔《经》〕患热肿,水研山豆根浓汁涂,干再涂。
□
〔《衍》〕腊月中,以新瓦罐满注热水,用朴硝二升投汤中,搅散,挂北檐下,俟硝渗出罐外,却收之,以人乳汁调半盏。扫一切风热毒瓦斯攻注目睑,及发头面四肢肿痛,应手神效。
□
〔《山》〕肿毒或疼痛处,以赤小豆为末,水调敷,频换。或用香白芷水调敷,尤妙。又方,白芙蓉叶晒干,同皂角为末,水调敷。
□

- 诸肿《医学纲目》
- 诸肿《医学集成》
- 诸肿《证治准绳·疡医》
- 诸中总论《医碥》
- 诸肿候《诸病源候论》
- 诸中《医碥》
- 诸注《圣济总录》
- 诸痔门《养生导引法》
- 诸注候《巢氏病源补养宣导法》
- 诸痔门《养生导引秘籍》
- 诸注候《诸病源候论》
- 诸痔候《诸病源候论》
- 诸注统论《圣济总录》
- 诸痔候《巢氏病源补养宣导法》
- 诸疰《金匮翼》
- 诸痔方二十八首《外台秘要》
- 诸转反戾《中医词典》
- 诸痔疮《明医指掌》
- 诸卒痛《类经》
- 诸痔《圣济总录》
- 铢《中医词典》
- 诸症治法《针灸大成》
- 铢两升斗考②《伤寒悬解》
- 诸症针刺要穴《重楼玉钥》
- 猪《食物疗法》
- 诸症莫逃乎四因《医学传心录》
- 猪《本经逢原》
- 诸症歌诀《经验丹方汇编》
- 猪《本草从新》
- 诸症不类痧辨《痧胀玉衡》
- 猪《得配本草》
《医学纲目》
- 作者:楼英 朝代:明 年份:公元1565年
- 曹序
- 自序
- 序例
- 卷之一·阴阳脏腑部
- 卷之二·阴阳脏腑部
- 卷之三·阴阳脏腑部
- 卷之四·阴阳脏腑部
- 卷之五·阴阳脏腑部
- 卷之六·阴阳脏腑部
- 卷之七·阴阳脏腑部
- 刺灸通论(刺虚实刺寒热入治寒热法)
- 刺虚实
- 刺寒热(入治寒热法。)
- 卷之八·阴阳脏腑部
- 卷之九·阴阳脏腑部
- 卷之十·肝胆部
- 卷之十一·肝胆部
- 卷之十二·肝胆部
- 卷之十三·肝胆部
- 卷之十四·肝胆部
- 卷之十五·肝胆部
- 卷之十六·心小肠部
- 卷之十七·心小肠部
- 卷之十八·心小肠部
- 卷之十九·心小肠部
- 卷之二十·心小肠部
- 卷之二十一·脾胃门
- 卷之二十二·脾胃部
- 卷之二十三·脾胃部
- 卷之二十四·脾胃部
- 卷之二十五·脾胃部
- 卷之二十六·肺大肠部
- 卷之二十七·肺大肠部
- 卷之二十八·肾膀胱部
- 卷之二十九·肾膀胱部
- 卷之三十·伤寒部
- 卷之三十一·伤寒部
- 卷之三十二·伤寒部
- 卷之三十三·伤寒部
- 卷之三十四·妇人部
- 卷之三十五·妇人部
- 卷之三十六·小儿部
- 卷之三十七·小儿部
- 卷之三十八·小儿部
- 卷之三十九·小儿部
- 卷之四十·《内经》运气类注
- 《内经》运气类注序文
- 运气占候补遗序
- 运气占候
- 邵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