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睫拳毛

《医学纲目》书籍目录

眼睫毛倒入眼中央是也。

〔垣〕神效明目汤 治眼楞紧急,致倒睫拳毛损目,及上睑皆赤烂,睛亦疼痛昏暗,日则冷泪长流,夜则眼眵满眼。

葛根(一钱半) 甘草根(炙,二钱) 防风根(一钱) 蔓荆子(五分) 细辛根(三分)

又一方,加黄 根(一钱)

上 咀,作一服,水一盏八分,煎至一盏,去渣,稍热临卧服效。

防风饮 治倒睫拳毛。

黄连(炒) 甘草(炙) 人参(各一钱) 葛根 防风(各五分) 归身(一钱半) 细辛蔓荆子(各三分)

上锉如麻豆大,都作一服,水二大盏,煎至一盏,去渣,温服食后。避风寒湿热处眠之。

神效黄 汤 治浑身麻木不仁,及两目紧急缩小,羞明畏日,或隐涩难开,或视物无力,睛痛昏花,手不得近,或目少睛光,或目中热如火,服五六次神效。

黄 (二两) 人参(去芦,一两) 甘草(炙,一两) 蔓荆子(锉,二钱) 白芍药(一两) 陈皮(去白,半两)

上 咀,每服四五钱,水一盏八分,煎至一盏,去渣,临卧稍热服。如小便淋涩。加泽泻五分。如有大热证,加黄柏三钱,酒浸四次炒。如麻木不仁,虽有热不用黄柏,再加黄 一两。如眼缩小,去芍药,忌酒醋湿面大料物葱韭蒜及淡渗生冷硬物。如麻木重甚者,加芍药一两,木通一两。

拨云汤 戊申六月,徐总管患眼疾,于上眼皮下出黑白翳二个,隐涩难开,两目紧急而无疼痛,两手寸脉细紧,按之洪大无力,知足太阳膀胱为命门相火煎熬,逆行作寒水翳及寒膜遮睛,与下项一服神效。外证呵欠,善悲健忘,嚏喷时自泪下,面赤而白,能食不大便,小便数而欠,气上而喘。

黄 (七分) 细辛叶(五分) 柴胡(七分) 生姜 荆芥(各一钱) 防风(一钱半) 羌活(一钱半) 本(一钱) 甘草梢(一钱) 升麻(一钱) 葛根(五分) 川芎(五分) 知母(一钱)黄柏(一钱半) 归身(一钱)

上锉如麻豆大,作一服,水二大盏,煎至一盏,稍热服。

连翘饮 治目中溜火,恶日与火,隐涩,小角偏紧,久视昏花,迎风有泪。

蔓荆子 甘草 连翘(各三分) 柴胡(二分) 酒黄芩(五分) 生地(三分) 防风(五分) 人参(三分) 黄 (五分) 红葵花(三分) 升麻(一钱) 归身(二分) 羌活(五分)

上 咀,每服五钱,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稍热,食后服。

前一方治倒睫拳毛。后三方,治眼楞紧急缩小。眼楞紧缩小者,倒睫拳毛之渐也,故以其方附于后。盖阳虚则眼楞紧急,阴虚则瞳子散大,故东垣治眼楞紧急,用参、 补气为君,佐以辛味疏散之,而忌芍药、五味子之类酸收是也。治瞳子散大,用地黄补血为君,佐以酸味收敛之,而忌茺蔚子青葙子之类是也。

治倒睫眼方,以无名异末,掺卷在纸中作捻子,点着,至药末处吹杀,以烟熏之,自起。

〔《本》〕治倒睫烂弦。

蚕砂(一两) 虢丹(五钱)

上二味,慢火熬成膏,入轻粉五分,熬黑色,逐时汤泡洗。

〔《瑞》〕青黛散 治眼倒睫极效。

刺 枣棘针 白芷 青黛

上各等分,为细末。左眼倒睫,口噙水,左鼻内搐之。右眼倒睫,右鼻内搐之。

〔《山》〕眼毛倒睫,摘去拳毛,用虱子血点入眼内,数次即愈。

〔垣〕眼生倒睫拳毛,由目紧急皮缩之致也。盖内伏热,攻阴气外行,当去其内热并火邪,使眼皮缓,则眼毛立出,翳膜亦退。用手法攀出内睑向外,刺以三棱针,针出热血,以左爪甲迎住针缝,立愈。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医学纲目》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医学纲目》书籍目录
  1. 倒睫拳毛《医学纲目》
  2. 倒睫拳毛《中医词典》
  3. 倒睫拳毛《张氏医通》
  4. 倒睫拳挛《圣济总录》
  5. 倒睫拳毛《证治准绳·类方》
  6. 倒睫卷毛歌《医宗金鉴》
  7. 倒睫拳毛《明目至宝》
  8. 倒睫赤烂症《中医词典》
  9. 倒睫拳毛歌《眼科心法要诀》
  10. 倒睫《眼科学》
  11. 倒睫拳毛外障《秘传眼科龙木论》
  12. 倒睫《明目至宝》
  13. 倒经《中医词典》
  14. 倒睫《目经大成》
  15. 倒经(逆经)《中医名词词典》
  16. 倒换散《医方考》
  17. 倒经痧《痧胀玉衡》
  18. 倒挂藤《证类本草》
  19. 倒敛《中医词典》
  20. 倒挂草《本经逢原》
  21. 倒流油乌髭发神《是斋百一选方》
  22. 倒吊法《中医词典》
  23. 倒仆《医学见能》
  24. 倒垂帘《中医词典》
  25. 倒仆蹴损《圣济总录》
  26. 倒产《竹林女科证治》
  27. 倒仆蹴损《中医词典》
  28. 倒产《中医词典》
  29. 倒身图说《达摩洗髓易筋经》
  30. 倒仓论《格致余论》
  31. 倒生《孙真人海上方》

《医学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