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一岁病证相同
一岁病证相同者,五运六气所为之病也。五运六气之病,有常有变难诊。另详于《运气类证》,今但取常而不变者编之。
图(图)
立秋二(玄委西南方) 秋分七(仓果西方) 立冬六(新洛西北方)
夏至九(上天南方) 招摇中央 冬至一(叶蛰北方)
立夏四(阴洛东南方) 春分三(仓门东方) 立春八(天留东北方)
□
〔《灵》〕太乙常以冬至之日,居叶蛰之宫四十六日,明日居天留四十六日,明日居仓门四十六日,明日居阴洛四十五日,明日居天宫四十六日,明日居玄委四十六日,明日居仓果四十六日,明日居新洛四十五日,明日复居叶蛰之宫,曰冬至矣。太乙日游,以冬至之日居叶蛰之宫。数所在日,从一处至九日,复反于一。常如是无已,终而复始。太乙移日,天必应之以风雨,以其日风雨则吉,岁美民安少病矣。先之则多雨,后之则多旱。太乙在冬至之日有变,占在君。太乙在春分之日有变,占在相。太乙在中宫之日有变,占在吏。太乙在秋分之日有变,占在将。太乙在夏至之日有变,占在百姓。所谓有变者,太乙居五宫之日,疾风折树木,扬沙石,各以其所主占贵贱。因视风所从来而占之,风从其所居之乡来为实风,主生,长养万物,从其冲后来为虚风,伤人者也,主杀主害。谨候虚风而避之。故圣人曰∶避虚邪之道,如避矢石然,邪弗能害,此之谓也,是故太乙入徙立于中宫,乃朝八风以占吉凶也。风从南方来,名曰大弱风,其伤人也,内舍于心,外在于脉,其气主为热。风从西南方来,名曰谋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脾,外在于肌,其气主为弱。风从西方来,名曰刚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肺,外在于皮肤,其气主为燥。风从西北方来,名曰折风,其伤人也,内舍于小肠,外在于手太阳脉,脉绝则溢,脉闭则结不通,善暴死。风从北方来,名曰大刚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肾,外在于骨与肩背之膂筋,其气主为寒。风从东北方来,名曰凶风,其伤人也,内舍于大肠,外在于两胁腋骨下及肢节。风从东方来,名曰婴儿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肝,外在于筋纽,其气主为身湿。风从东南方来,名曰弱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胃,外在肌肉,其气主体重。此八风皆从其虚之乡来,乃能病患。三虚相搏,则为暴病卒死。两实一虚,病则为淋露寒热,犯其雨湿之地,则为痿。故圣人避风,如避矢石焉。其有三虚而偏中于邪风,则为击仆偏枯矣。(《九宫八风篇》)
中宫之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日,属四维,中央之土也。太乙入徙立于中宫,当作立于五宫。
黄帝曰∶愿闻岁之所以皆同病者,何因而然?少师曰∶此八正之候也。黄帝曰∶候之奈何?少师曰∶候此者当以冬至之日,太乙立于叶蛰之宫,其至也,天必应之以风雨。风雨从南方来者为虚风,贼伤人者也。其夜半至者,万民皆卧而弗犯,故其岁民少病。其以昼至者,万民懈惰而皆中于虚风,故万民多病。虚邪入客于骨而不发于外,至其立春,阳气大发,腠理开,因立春之日,风从西方来,万民又皆中于虚风,此两邪相搏,经气结代者矣。故诸逢其风而遇其雨者,命曰遇岁露焉,因岁之和而少贼风者,民少病而少死。岁多贼风邪气,寒温不和,则民多病而死矣。黄帝曰∶虚邪之风,其所伤贵贱何如?候之奈何?少师答曰∶正月朔日,太乙居天留之宫,其日西北风不雨,人多死矣。正月朔日,平旦北风,春,民多死。正月朔日,平旦北风行,民病多者,十有三也。正月朔日,日中北风,夏,民多死。正月朔日,夕时北风,秋,民多死。终日北风,大病死者,十有六也。正月朔日,风从南方来,命曰旱乡。从西方来,命曰白骨,将国有殃,人多死亡。正月朔日,风从东方来,发屋,扬沙石,国有大灾。正月朔日,风从东南方行,春有死亡。正月朔,天和温不风,籴贱,民不病,天寒而风,籴贵,民多病,此所谓候岁之风,贱伤人者也。二月丑不风,民多心腹病。三月戌不温,民多寒热。四月巳不暑,民多瘅病。十月申不寒,民多暴死。诸所谓风者,皆发屋,折树木,扬沙石,起毫毛,发腠理者也。(《岁露论》)

- 诊一岁病证相同《医学纲目》
- 诊要经终论篇《疡医大全》
- 诊痈疽发起处《千金翼方》
- 诊要经终论篇《冯氏锦囊秘录》
- 诊痈疽有脓法《千金翼方》
- 诊要经终论篇《黄帝内经·素问》
- 诊有大方《类经》
- 诊要经终论《素问悬解》
- 诊有十度诊有阴阳《类经》
- 诊要经终论《素问悬解》
- 诊余随笔《医学衷中参西录》
- 诊要经终论《针灸大成》
- 诊原篇《外经微言》
- 诊血望法提纲《望诊遵经》
- 诊杂病脉《千金翼方》
- 诊虚须知劳极说《研经言》
- 诊杂病生死候歌《脉诀乳海》
- 诊虚里《中医词典》
- 诊杂病生死候歌《脉诀刊误》
- 诊虚里《中医名词词典》
- 诊杂病生死脉歌《寿世保元》
- 诊胸腹《中医名词词典》
- 诊爪甲法《形色外诊简摩》
- 诊小儿杂病脉法《察病指南》
- 诊知是痈疽法《千金翼方》
- 诊小儿脉《中医诊断学》
- 诊指纹《中医名词词典》
- 诊暇随笔《邹孟城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 诊指纹《中医词典》
- 诊溪毒证《备急千金要方》
- 诊指纹《厘正按摩要术》
《医学纲目》
- 作者:楼英 朝代:明 年份:公元1565年
- 曹序
- 自序
- 序例
- 卷之一·阴阳脏腑部
- 卷之二·阴阳脏腑部
- 卷之三·阴阳脏腑部
- 卷之四·阴阳脏腑部
- 卷之五·阴阳脏腑部
- 卷之六·阴阳脏腑部
- 卷之七·阴阳脏腑部
- 刺灸通论(刺虚实刺寒热入治寒热法)
- 刺虚实
- 刺寒热(入治寒热法。)
- 卷之八·阴阳脏腑部
- 卷之九·阴阳脏腑部
- 卷之十·肝胆部
- 卷之十一·肝胆部
- 卷之十二·肝胆部
- 卷之十三·肝胆部
- 卷之十四·肝胆部
- 卷之十五·肝胆部
- 卷之十六·心小肠部
- 卷之十七·心小肠部
- 卷之十八·心小肠部
- 卷之十九·心小肠部
- 卷之二十·心小肠部
- 卷之二十一·脾胃门
- 卷之二十二·脾胃部
- 卷之二十三·脾胃部
- 卷之二十四·脾胃部
- 卷之二十五·脾胃部
- 卷之二十六·肺大肠部
- 卷之二十七·肺大肠部
- 卷之二十八·肾膀胱部
- 卷之二十九·肾膀胱部
- 卷之三十·伤寒部
- 卷之三十一·伤寒部
- 卷之三十二·伤寒部
- 卷之三十三·伤寒部
- 卷之三十四·妇人部
- 卷之三十五·妇人部
- 卷之三十六·小儿部
- 卷之三十七·小儿部
- 卷之三十八·小儿部
- 卷之三十九·小儿部
- 卷之四十·《内经》运气类注
- 《内经》运气类注序文
- 运气占候补遗序
- 运气占候
- 邵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