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谵妄
□
上研细为末,产后用童便与细酒各半盏,煎一二沸,调下二钱,良久再服,其恶血自下行。(一妇人产后谵妄,如有神灵,诸药不效,用此服而愈。)
又方 治产后败血冲心,发热狂言奔走,脉虚大者。
上三味,浓煎汤,调蒲黄二钱匕,一服即定。
郭氏论产后乍见鬼神者何?答曰∶心主身之血脉,因产耗伤血脉,心气虚则败血得积,上干于心,心不受触,遂致心中烦躁,卧起不安,乍见鬼神,言语颠倒。医人不识,呼为风邪,如此但服调经散每服加龙胆一捻,得睡即安。
没药 琥珀(并细研) 桂心(各一钱) 芍药 当归(各一分) 麝香 细辛(各三分)
上为末,每服半钱,生姜汁温酒各少许调服。
□
〔《大》〕治方产一日见鬼,言语颠倒。用苏合香丸一钱,以童便调服即醒。
□
〔云〕治产后发热,狂言奔走,脉虚大者。四物汤加柴胡。如不愈,加甘草、柴胡、生地黄等分,煎服亦可。
□
〔《广》〕治产后血晕,心闷不识,神言鬼语,气急欲绝。
芍药 甘草 丹参(各一两) 生地汁 生姜汁(各一升) 白蜜(一合)
上水二升,先煮三味,取八合,下地黄、生姜汁蜜调,分为二次服。
□
〔《大》〕治产后败血,及邪气入心,如见祟物,颠狂。用大辰砂一二钱,研极细,用乳汁三四茶匙许调,仍握紫项活地龙一条入药,候地龙滚三滚,取出地龙不用,不令带药出,但欲得地龙身上涎耳。入无灰酒与前乳汁和合七八分盏,重汤温,遇疾作,分三二服。
柏子仁散治产后狂言乱语,皆由内虚,败血挟邪攻心。

- 产后谵妄《医学纲目》
- 产后乍见鬼神者,何。《卫生家宝产科备要》
- 产后谵语《胎产秘书》
- 产后乍见鬼神属血虚邪淫《女科经纶》
- 产后谵语《女科秘要》
- 产后乍见鬼神属心脾血少《女科经纶》
- 产后谵语又水泻《宁坤秘籍》
- 产后乍见鬼神属败血停心《女科经纶》
- 产后怔忡《中医词典》
- 产后乍见鬼神方论《妇人大全良方》
- 产后怔忡《明医指掌》
- 产后乍见鬼神《女科百问》
- 产后怔忡《女科切要》
- 产后乍见鬼神《明医指掌》
- 产后怔忡惊悸《女科秘旨》
- 产后乍见鬼神《中医词典》
- 产后怔忡惊悸《胎产指南》
- 产后乍寒乍热者,何。《卫生家宝产科备要》
- 产后怔悸惊忡《胎产秘书》
- 产后乍寒乍热属败血不散《女科经纶》
- 产后证先调脾胃《女科经纶》
- 产后乍寒乍热方论《妇人大全良方》
- 产后症《医学纲目》
- 产后乍寒乍热,胁痛或颈痛《胎产指南》
- 产后症候《诸病源候论》
- 产后乍寒乍热《女科百问》
- 产后症治活法《内府秘传经验女科》
- 产后乍寒乍热《妇人规》
- 产后之脉贵虚《女科经纶》
- 产后乍寒乍热《中医词典》
- 产后之脉贵虚《胎产指南》
《医学纲目》
- 作者:楼英 朝代:明 年份:公元1565年
- 曹序
- 自序
- 序例
- 卷之一·阴阳脏腑部
- 卷之二·阴阳脏腑部
- 卷之三·阴阳脏腑部
- 卷之四·阴阳脏腑部
- 卷之五·阴阳脏腑部
- 卷之六·阴阳脏腑部
- 卷之七·阴阳脏腑部
- 刺灸通论(刺虚实刺寒热入治寒热法)
- 刺虚实
- 刺寒热(入治寒热法。)
- 卷之八·阴阳脏腑部
- 卷之九·阴阳脏腑部
- 卷之十·肝胆部
- 卷之十一·肝胆部
- 卷之十二·肝胆部
- 卷之十三·肝胆部
- 卷之十四·肝胆部
- 卷之十五·肝胆部
- 卷之十六·心小肠部
- 卷之十七·心小肠部
- 卷之十八·心小肠部
- 卷之十九·心小肠部
- 卷之二十·心小肠部
- 卷之二十一·脾胃门
- 卷之二十二·脾胃部
- 卷之二十三·脾胃部
- 卷之二十四·脾胃部
- 卷之二十五·脾胃部
- 卷之二十六·肺大肠部
- 卷之二十七·肺大肠部
- 卷之二十八·肾膀胱部
- 卷之二十九·肾膀胱部
- 卷之三十·伤寒部
- 卷之三十一·伤寒部
- 卷之三十二·伤寒部
- 卷之三十三·伤寒部
- 卷之三十四·妇人部
- 卷之三十五·妇人部
- 卷之三十六·小儿部
- 卷之三十七·小儿部
- 卷之三十八·小儿部
- 卷之三十九·小儿部
- 卷之四十·《内经》运气类注
- 《内经》运气类注序文
- 运气占候补遗序
- 运气占候
- 邵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