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毛虫蚯蚓蝼蛄蚕咬
□
〔世〕春夏月,树下墙堑间,有一等杂色毛虫极毒。凡人触着者,则放毛入人手足上,自皮至肉,自肉至骨。其初皮肉微痒,以渐至痛,经数日,痒在外而痛在内,用手抓搔,或痒或痛,必致骨肉皆烂,有性命之忧,此名中射工毒,诸药不效。用好豆豉约一碗,清油半盏,拌豉捣烂,浓傅痛痒处,经一时久,豉气透骨,则引出虫毛,纷纷可见。取下豆豉,埋在土中,煎香白芷汤,洗痛处。如肉已烂,用海螵蛸即乌贼鱼骨为末敷之,愈。一方,取蒲公英根茎白汁敷之,立瘥。
又方 用锅底黄土为末,以酸醋捏成团,于痒痛处搓转,其毛皆出在土上,痛痒立止,神效无比。(黄土即伏龙肝也。)
治蛐 吹。用老茶叶细末调敷。
□
〔丹〕治蚯蚓咬,如大风状,眉髯皆落,夜则蚯蚓鸣于身上。浓作盐汤,浸数次安。(《传信方》)
□
〔《衍》〕 昔有病腹大,夜闻蚯蚓鸣于身,有人教用盐水浸之而愈。
□
〔《圣》〕治蝼蛄咬。用槲叶烧灰细研;以泔水浸槲叶,取洗疮拭之,纳少许灰于疮中。又方,治蝼蛄咬人,用锻石醋和涂之。
□
〔丹〕蚕咬人,用麝香研蜜调敷。(《广济方》)
□
〔《山居》〕蚕咬,用苎汁涂之。

- 刺毛虫蚯蚓蝼蛄蚕咬《医学纲目》
- 刺毛虫皮炎《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 刺毛虫伤《证治准绳·疡医》
- 刺脉虚实浅深《针灸素难要旨》
- 刺毛莺肉《饮食须知》
- 刺脉虚实浅深《古今医统大全》
- 刺蝥瘟痧《松峰说疫》
- 刺络疗法《中医词典》
- 刺蝥瘟痧《痧胀玉衡》
- 刺络拔罐法《中医词典》
- 刺蜜《证类本草》
- 刺烙《中医词典》
- 刺脑包《滇南本草》
- 刺咳论《针灸大成》
- 刺逆四时《古今医统大全》
- 刺厥痹《类经》
- 刺逆四时《针灸素难要旨》
- 刺灸通论(刺虚实刺寒热入治寒热法)《医学纲目》
- 刺疟《素问悬解》
- 刺灸法《备急千金要方》
- 刺疟《素问悬解》
- 刺灸法《中医词典》
- 刺疟节度《黄帝内经太素》
- 刺灸癫狂《类经》
- 刺疟论《针灸大成》
- 刺久病《医学读书记》
- 刺疟篇《黄帝内经·素问》
- 刺禁论篇《疡医大全》
- 刺皮《雷公炮制药性解》
- 刺禁论篇《冯氏锦囊秘录》
- 刺皮《本草便读》
《医学纲目》
- 作者:楼英 朝代:明 年份:公元1565年
- 曹序
- 自序
- 序例
- 卷之一·阴阳脏腑部
- 卷之二·阴阳脏腑部
- 卷之三·阴阳脏腑部
- 卷之四·阴阳脏腑部
- 卷之五·阴阳脏腑部
- 卷之六·阴阳脏腑部
- 卷之七·阴阳脏腑部
- 刺灸通论(刺虚实刺寒热入治寒热法)
- 刺虚实
- 刺寒热(入治寒热法。)
- 卷之八·阴阳脏腑部
- 卷之九·阴阳脏腑部
- 卷之十·肝胆部
- 卷之十一·肝胆部
- 卷之十二·肝胆部
- 卷之十三·肝胆部
- 卷之十四·肝胆部
- 卷之十五·肝胆部
- 卷之十六·心小肠部
- 卷之十七·心小肠部
- 卷之十八·心小肠部
- 卷之十九·心小肠部
- 卷之二十·心小肠部
- 卷之二十一·脾胃门
- 卷之二十二·脾胃部
- 卷之二十三·脾胃部
- 卷之二十四·脾胃部
- 卷之二十五·脾胃部
- 卷之二十六·肺大肠部
- 卷之二十七·肺大肠部
- 卷之二十八·肾膀胱部
- 卷之二十九·肾膀胱部
- 卷之三十·伤寒部
- 卷之三十一·伤寒部
- 卷之三十二·伤寒部
- 卷之三十三·伤寒部
- 卷之三十四·妇人部
- 卷之三十五·妇人部
- 卷之三十六·小儿部
- 卷之三十七·小儿部
- 卷之三十八·小儿部
- 卷之三十九·小儿部
- 卷之四十·《内经》运气类注
- 《内经》运气类注序文
- 运气占候补遗序
- 运气占候
- 邵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