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仓法
□
〔丹溪〕倒仓论经曰∶肠、胃为市。以其无物不有,而谷最为多,故谓之仓,若积谷之室也。倒者,倾去旧积而涤濯使之洁净也,胃居中属土,喜容受而不能自运者也。人之饮食,遇适口之物,宁无过量而伤积者乎?七情之偏,五味之浓,宁无伤于冲和之德乎?糟粕之余,停痰瘀血,互相纠缠,日积月深,郁结成聚,甚如桃核之穣,诸般奇形之虫,中宫不清矣,土德不和矣。诚于中,形于外,发为瘫痪,为痨瘵,为蛊胀,为癞疾,为无名奇病。先哲制为万病丸、温白丸等剂,攻补兼施,寒热并用,期中病情,非不功巧,然不若倒仓之为便捷者也。以黄牡牛择肥者买一二十斤,长流水煮烂,融入汤中为液,以绵滤出渣滓,取净汁,再入锅中,文武火熬至琥珀色则成矣。每饮一钟,少时又饮,如此者积数十钟,寒月则重汤温而饮之。病在上者欲其吐多,病在下者欲其利多,病在中者欲其吐下俱多,全在活法而为之缓急多寡也。须先置一室,明快而不通风者,以安病患。视所出之物,可尽病根则止。吐利后或渴,不得饮汤。其小便必长,取以饮病者,名曰轮回酒,与一二碗,非惟可以止渴,抑且可以涤濯余垢。睡一二日,觉肌甚,乃与粥淡食之,待三日后,始与小菜羹。自养半月,觉精神涣发,形体轻健,沉 悉安矣。其后须五年忌食牛肉。吾师许文懿公始病心痛,用热燥香辛,如丁附桂姜辈,治数年而足挛痛,甚且恶寒而多呕,甚而至于灵砂、墨锡、黄芽秽丹,继之艾火十余万,又杂治数年而痛益甚,自度为废人矣,众工亦技穷矣。如此者又数年,困甚,烦渴恶食者一月,已服通圣散半月余,而大腑逼迫后重,肛门热气如烧,始时下积滞如五色烂锦者,又如 烛油腻者,近半月而病似退减,又半月而略思谷,唯两足难移,计无所出。至次年三月,遂作此法,节节如应,因得为全人。次年再得一男,又十四年而寿终。又一妇人,久年香港脚,吐利而安。又临海林兄患久嗽吐血,发热消瘦,众以瘵治之,百方不应。召予视之,脉两手弦数,日轻夜重。计无所出,亦因此而安。时冬十月也,第三年得一子。又镇守百户萧伯善公,以便浊而精不禁,亲与试之有效。夫牛坤土也,黄土之色也,以顺为德,而效法乎健以为功者,牡之用也。肉者胃之乐也,熟而为液,无形之物也,横散入肉,经由肠胃而渗透肤腠毛窍爪甲,无不入也。积聚久则形质成,根据附肠胃,回薄曲折处,以为栖泊之窠臼,阻碍津液,气血熏蒸,燔灼成病,自非倒肠刮骨之神妙,孰能去之。又岂以合勺铢两之丸散所能窥犯其藩墙户牖乎。切详肉液之散溢,肠胃受之,其浓皆倍于前,有似乎肿。其回薄曲折处,非复向日之旧肉液,充满流行,有如洪水泛涨,其浮陈朽,皆推逐荡漾,顺流而下,不可停留。表者因吐而汗,清道者自吐而涌,浊道者自泄而去,凡属滞碍,一洗而空。牛肉全重浓和顺之性,盎然涣然,润泽枯槁,补益虚损,宁无精神涣发之乐乎。正似武王克商之后,散财发粟,以赈殷民之望也。其方出于西域之至人,于中年后可行一二次,亦却疾养寿之一助也。《与戴肃斋书》倒仓法非敢吝也,志于学人不多也。然患者往往狃于苟安,而靠后功夫,全藉自饮轮回酒十余杯,以祛逐余垢,迎接调匀,新布荣卫,使脏腑肓膜,生意敷畅,有脱胎换骨之功者也。多嫌其秽而不肯吃,若非明物理通造化者,其肯视为美酝良药乎。前日相见时,失议此一节,盖有数人曾因此成中辍者,宁不功亏一篑,徒尔跋涉,且是暴殄天物。敢此详告。又,中间饮到七八钟后,药力经涉经络骨节中搜逐宿垢,正邪宁不 牾,必有急闷,似痛非痛,有一段恶况,此皆好消息,邪不胜正,将就擒耳,尤须忍耐而受。又于欲吐未吐,欲泄未泄,或吐泻交作时,自有恼聒意思,皆须欢喜乐受,一听医者以静待之。况此等又有大半日景象,必先说知,使方寸了然,庶临时可以安守也。倒仓治痈劳蛊癞等症,推陈致新,扶虚补损,可吐可下,用黄色肥牯牛腿精肉二十斤,顺取急长流水于大锅内煮,候水耗少再添汤,不可添冷水,以肉烂成渣为度,滤去渣,用肉汤再熬,如琥珀色。隔宿不吃晚饭。如大便秘者隔宿服神功丸,不秘者不用。五更以密室不通风处温服一钟,候膈间药行又服,陆续至七八钟。如病患不欲服,强再与之。必身体皮肤间皆痛,方见吐下。如病在上欲吐多者,须紧服,又不可太紧,恐其不纳。病在下欲利多者,须疏服,又不可太疏,恐其下远。临时消息,大抵先见下方可使吐,须极吐下,使其上下积俱尽出大便中,须见核桃肉状无臭气则止。得睡觉气定,与吃还魂酒一二钟(即病患溲溺也),粥食将息,无有不愈。未行此法前一月,不可近妇人。已行此法后半年,不可近妇人。三年不吃牛肉。如性急好色,不守禁忌者,不可行此法也。倒仓全在初三钟慢饮,最紧要,能行经隧中去。

- 倒仓法《医学纲目》
- 倒饱中满《傅青主男科》
- 倒仓法《目经大成》
- 倒拔肿疡《中医词典》
- 倒仓法《医方考》
- 倒《张氏医通》
- 倒仓法《医方论》
- 捣针法《中医词典》
- 倒仓论《格致余论》
- 捣针《中医名词词典》
- 倒产《中医词典》
- 捣法《中医词典》
- 倒产《竹林女科证治》
- 导滞通幽汤《仁术便览》
- 倒垂帘《中医词典》
- 导滞通经汤《外科理例》
- 倒吊法《中医词典》
- 导滞通腑《中医名词词典》
- 倒挂草《本经逢原》
- 导滞汤《退思集类方歌注》
- 倒挂藤《证类本草》
- 导滞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倒换散《医方考》
- 导瘀散滞缓急之品《痰火点雪》
- 倒睫《目经大成》
- 导饮丸《儒门事亲》
- 倒睫《明目至宝》
- 导引图《马王堆简帛》
- 倒睫《眼科学》
- 导引却病歌诀《养生导引秘籍》
- 倒睫赤烂症《中医词典》
《医学纲目》
- 作者:楼英 朝代:明 年份:公元1565年
- 曹序
- 自序
- 序例
- 卷之一·阴阳脏腑部
- 卷之二·阴阳脏腑部
- 卷之三·阴阳脏腑部
- 卷之四·阴阳脏腑部
- 卷之五·阴阳脏腑部
- 卷之六·阴阳脏腑部
- 卷之七·阴阳脏腑部
- 刺灸通论(刺虚实刺寒热入治寒热法)
- 刺虚实
- 刺寒热(入治寒热法。)
- 卷之八·阴阳脏腑部
- 卷之九·阴阳脏腑部
- 卷之十·肝胆部
- 卷之十一·肝胆部
- 卷之十二·肝胆部
- 卷之十三·肝胆部
- 卷之十四·肝胆部
- 卷之十五·肝胆部
- 卷之十六·心小肠部
- 卷之十七·心小肠部
- 卷之十八·心小肠部
- 卷之十九·心小肠部
- 卷之二十·心小肠部
- 卷之二十一·脾胃门
- 卷之二十二·脾胃部
- 卷之二十三·脾胃部
- 卷之二十四·脾胃部
- 卷之二十五·脾胃部
- 卷之二十六·肺大肠部
- 卷之二十七·肺大肠部
- 卷之二十八·肾膀胱部
- 卷之二十九·肾膀胱部
- 卷之三十·伤寒部
- 卷之三十一·伤寒部
- 卷之三十二·伤寒部
- 卷之三十三·伤寒部
- 卷之三十四·妇人部
- 卷之三十五·妇人部
- 卷之三十六·小儿部
- 卷之三十七·小儿部
- 卷之三十八·小儿部
- 卷之三十九·小儿部
- 卷之四十·《内经》运气类注
- 《内经》运气类注序文
- 运气占候补遗序
- 运气占候
- 邵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