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死胎法
□
〔《大》〕下死胎法。方用桂枝二钱,麝香当门子一个,同研,暖酒服。须臾,如手推下,比之用水银等,此药不损血气。
赵和叔传一方∶无麝香,单用桂末一钱,痛时童便调下,名救苦散。
邓知县传疗死胎不出∶朴硝研细半两,以童便温服下,屡效。
治死胎不下,指甲青,舌青,胀闷,口中作屎臭。先以平胃散一帖,作两服,每服酒水各一盏,煎至一盏,却投朴硝半两,研细,再煎三五沸,温服,其胎化血水下。
治子死腹中不出,其母气欲绝。水银二两,吞之立效。
□
〔《本》〕治子死腹中不出。用辰砂一两,以水煮数沸末之,然后取酒服之,立出。
□
〔《外》〕疗子死腹中。真珠二两,为末,酒调,服尽立出。
□
〔云〕治妊娠三五个月,胎死,在腹中不出。
大腹子 赤芍药 榆白皮(各三两) 当归(一两,炒) 滑石末(七钱) 瞿麦 葵子 茯苓 粉草 黄芩(各半两)
上为粗末,每服四钱,水煎。
□
〔《千》〕小儿死腹中。葵子末,酒服方寸匕。若口噤不开,格口灌之,药下即活。疗妊娠胎死腹中,或母疾欲下胎。榆白皮,煮汁服二升。
□
〔《大》〕治子死腹中,或半生不下,或半着脊骨,在草不产,血气上荡母心,面无颜色,气欲绝。
上三味,合煎,取二升,分温二服。不能饮,随所能服之。
□
〔世〕治生产不顺,胎死腹中,胞衣不下,临产危急,妙。
上为末,童便、酒各半盏,调一服即生,效。
□
〔杨氏〕疗有孕,月数未足,子死腹中,母欲闷绝。取大豆三升,醋煮,浓汁三升,顿服,立瘥。
□
〔《本》〕治妊娠热病,胎死腹中。鹿角屑一两,水一盏,葱五茎,豆豉半合,同煎至六分,去渣,温分二服。
□
〔《大》〕取死胎。乌鸡一只,去尾,细锉,以水三升,煮取二升,去鸡,通手用衣帛蘸摩脐下,胎自出。

- 下死胎法《医学纲目》
- 下死胎不可拘执论《温病条辨》
- 下死胎法《证治准绳·女科》
- 下寿《中医词典》
- 下死胎法《女科证治准绳》
- 下手八法口诀《针灸大成》
- 下死胎方《回生集》
- 下手八法《中医词典》
- 下四缝《中医词典》
- 下士《中医词典》
- 下损及上《中医名词词典》
- 下食管括约肌环《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下损及上《中医词典》
- 下食管括约肌定位《胃肠动力检查手册》
- 下胎《女科折衷纂要》
- 下石疽门主论《疡医大全》
- 下胎毒法《中医词典》
- 下石疽《外科心法要诀》
- 下胎毒法《古今医统大全》
- 下石疽《医宗金鉴》
- 下胎断产《景岳全书》
- 下石疽《中医词典》
- 下胎断产《妇人规》
- 下湿之剂《金匮翼》
- 下胎方《妇人规》
- 下盛《中医词典》
- 下痰《证治准绳·幼科》
- 下散法《备急千金要方》
- 下痰丸《是斋百一选方》
- 下三里《中医词典》
- 下体肿痛《中医词典》
《医学纲目》
- 作者:楼英 朝代:明 年份:公元1565年
- 曹序
- 自序
- 序例
- 卷之一·阴阳脏腑部
- 卷之二·阴阳脏腑部
- 卷之三·阴阳脏腑部
- 卷之四·阴阳脏腑部
- 卷之五·阴阳脏腑部
- 卷之六·阴阳脏腑部
- 卷之七·阴阳脏腑部
- 刺灸通论(刺虚实刺寒热入治寒热法)
- 刺虚实
- 刺寒热(入治寒热法。)
- 卷之八·阴阳脏腑部
- 卷之九·阴阳脏腑部
- 卷之十·肝胆部
- 卷之十一·肝胆部
- 卷之十二·肝胆部
- 卷之十三·肝胆部
- 卷之十四·肝胆部
- 卷之十五·肝胆部
- 卷之十六·心小肠部
- 卷之十七·心小肠部
- 卷之十八·心小肠部
- 卷之十九·心小肠部
- 卷之二十·心小肠部
- 卷之二十一·脾胃门
- 卷之二十二·脾胃部
- 卷之二十三·脾胃部
- 卷之二十四·脾胃部
- 卷之二十五·脾胃部
- 卷之二十六·肺大肠部
- 卷之二十七·肺大肠部
- 卷之二十八·肾膀胱部
- 卷之二十九·肾膀胱部
- 卷之三十·伤寒部
- 卷之三十一·伤寒部
- 卷之三十二·伤寒部
- 卷之三十三·伤寒部
- 卷之三十四·妇人部
- 卷之三十五·妇人部
- 卷之三十六·小儿部
- 卷之三十七·小儿部
- 卷之三十八·小儿部
- 卷之三十九·小儿部
- 卷之四十·《内经》运气类注
- 《内经》运气类注序文
- 运气占候补遗序
- 运气占候
- 邵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