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风屑
□
〔罗〕肝经风盛,木自摇动。《尚书》云∶满招损。老子云∶物壮则老。故木凌脾土,金来克之,是子来为母复仇也。使梳头有屑皮,见肺之证也,谓肺主皮毛。大便实,泻青丸主之;虚则消风散主之。(泻青丸方见治虚实法。)
消风散治诸风上攻,头目昏痛,项背拘急,肢体烦痛,肌肉蠕动,目眩旋运,耳箫蝉鸣,眼涩好睡,鼻塞多嚏,皮肤顽麻,燥痒瘾疹。又治妇人血风,头皮肿痒,眉骨疼,旋欲倒,痰逆恶心。
芎 羌活 人参 茯苓(去皮) 白僵蚕 藿香(去土) 荆芥 甘草(炒) 蝉壳(去土。各二两) 浓朴(去皮,姜制)陈皮(去白。各半两) 防风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茶清调下。如久病偏头风,每日三服,便觉轻减。如脱着沐浴,暴感风寒,头痛身重,寒热倦疼,用荆芥茶清调下半盏,不拘服之。小儿虚风,目涩昏倦,及急慢惊风,用乳香荆芥汤调下亦得。
□
〔丹〕 头痒风屑发黄,用酒炒大黄茶调服。
□
〔海〕万病紫菀丸 治头多白屑,每服三丸至五七丸,姜汤下。(方见积块条。)
□
〔《本》〕治风屑极燥痒无时,此乃气虚,风邪侵于皮表而生。用藜芦不拘多少为末,先洗头,须避风,候未至十分干时,用末糁之。须用入发至皮方得,紧缚之两日夜,次日即不燥痒。如尚有些少,可再用一次立效。
禹锡按陈藏器云∶盐麸子,主头风白屑,效。(俗名麸盐桃,其末结五倍子。)
□
□
〔《本》〕又方
上为末,如前法用之,候三五日篦去,敷三二次,终始不生。

- 头风屑《医学纲目》
- 头风屑《中医词典》
- 头风旋《中医词典》
- 头风畏冷《奇方类编》
- 头风旋方七首《外台秘要》
- 头风畏冷《奇效简便良方》
- 头风眩晕《中医词典》
- 头风畏冷《急救广生集》
- 头风眩运《中医词典》
- 头风吐逆《千金宝要》
- 头风眩运《儒门事亲》
- 头风痛久瞽《奇效简便良方》
- 头风要诀《华佗神方》
- 头风痛《医学纲目》
- 头风有左右之分《医学传心录》
- 头风痛《孙真人海上方》
- 头风证《明医指掌》
- 头风痰饮《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
- 头风症《万氏秘传外科心法》
- 头风伤目《外科心法要诀》
- 头缝不合《慈幼便览》
- 头风伤目《医宗金鉴》
- 头膏《名医别录》
- 头风塞鼻方《急救广生集》
- 头垢《千金翼方》
- 头风摩散方《备急千金要方》
- 头垢《本草经集注》
- 头风面肿《仁术便览》
- 头垢《新修本草》
- 头风秘方《华佗神方》
- 头垢《医学入门》
《医学纲目》
- 作者:楼英 朝代:明 年份:公元1565年
- 曹序
- 自序
- 序例
- 卷之一·阴阳脏腑部
- 卷之二·阴阳脏腑部
- 卷之三·阴阳脏腑部
- 卷之四·阴阳脏腑部
- 卷之五·阴阳脏腑部
- 卷之六·阴阳脏腑部
- 卷之七·阴阳脏腑部
- 刺灸通论(刺虚实刺寒热入治寒热法)
- 刺虚实
- 刺寒热(入治寒热法。)
- 卷之八·阴阳脏腑部
- 卷之九·阴阳脏腑部
- 卷之十·肝胆部
- 卷之十一·肝胆部
- 卷之十二·肝胆部
- 卷之十三·肝胆部
- 卷之十四·肝胆部
- 卷之十五·肝胆部
- 卷之十六·心小肠部
- 卷之十七·心小肠部
- 卷之十八·心小肠部
- 卷之十九·心小肠部
- 卷之二十·心小肠部
- 卷之二十一·脾胃门
- 卷之二十二·脾胃部
- 卷之二十三·脾胃部
- 卷之二十四·脾胃部
- 卷之二十五·脾胃部
- 卷之二十六·肺大肠部
- 卷之二十七·肺大肠部
- 卷之二十八·肾膀胱部
- 卷之二十九·肾膀胱部
- 卷之三十·伤寒部
- 卷之三十一·伤寒部
- 卷之三十二·伤寒部
- 卷之三十三·伤寒部
- 卷之三十四·妇人部
- 卷之三十五·妇人部
- 卷之三十六·小儿部
- 卷之三十七·小儿部
- 卷之三十八·小儿部
- 卷之三十九·小儿部
- 卷之四十·《内经》运气类注
- 《内经》运气类注序文
- 运气占候补遗序
- 运气占候
- 邵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