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啼
□
〔无〕小儿夜啼有四证∶一曰寒,二曰热,三曰重舌口疮,四曰客忤。寒则腹痛而啼,面青白,口有冷气,腹亦冷,曲腰而啼,此寒证也。热则心躁而啼,面赤,小便赤,口中热,腹暖,啼时或有汗,仰身而啼,此热也。若重舌口疮,要吮乳不得,口到乳上即啼,身额皆微热,急取灯照口,若无疮,舌必重也。客忤者,见生人气忤犯而啼也,各随证治之。
蒜乳丸治腹痛夜啼。当归丸治脏寒腹痛。(二方见腹痛。)
□
〔田〕五味子散 治小儿夜啼,及腹痛,至夜辄剧,状似鬼祟。
五味子 当归 赤芍药 白术(各半两) 茯神 陈皮桂心 甘草(炙。各二钱半)
上为粗末,水煎,量儿大小加减。
□
〔钱〕三黄丸治腹热痛,夜啼,面赤唇焦,便赤,用人参汤吞下。(热痛腰不曲,肢不冷也。)
□
〔无〕灯花散 治热证心燥夜啼。
以灯花三四颗,研细,用灯心煎汤调涂口中,以乳汁送下,日三服。一法,用灯花涂乳上,令小儿吮之。无灯花,用灯心烧灰亦妙。又一法,灯花七枚,硼砂一字,辰砂少许,研细,蜜调,抹唇上,立安。
□
〔丹〕小儿夜啼人参(二钱半) 黄连(一钱半) 甘草(炙,五分) 竹叶(二十片) 生姜(一片) 水煎服。
□
〔《澹寮》〕龙齿散治小儿夜啼不止。(方见拗哭 即上《本事》龙齿散,但无羌活一味。)
□
□
〔丹〕马齿烧研细,敷乳上吮之,妙。小儿夜啼,黄连姜汁炒,甘草、竹叶煎服。
□
〔世〕治小儿夜啼。青黛半钱,细研,清水调下。
□
〔无〕蒲黄散治小儿重舌。(方见舌。)牡蛎散治小儿口疮。(方见疮。)
治客忤夜啼法,用本家厨下烧残火柴头一个,以火焦头为上,朱书云∶吾是天上五雷公,将来作神将,能收夜啼儿,一缚永不放,急急如太上老君律令敕,书了,勿令儿知,立在床下,倚床前脚里立之,男左女右,效。
□
〔《明》〕夜啼,灸中冲,一壮即止。

- 夜啼《医学纲目》
- 夜啼《推求师意》
- 夜啼《医宗金鉴》
- 夜啼《中医词典》
- 夜啼《幼幼新书》
- 夜啼《小儿常见病单验方》
- 夜啼《证治准绳·幼科》
- 夜啼《手穴手纹诊治》
- 夜啼《寿世保元》
- 夜啼《景岳全书》
- 夜啼《古今医鉴》
- 夜啼《中医名词词典》
- 夜啼《保婴撮要》
- 夜啼《育婴家秘》
- 夜啼《儒门事亲》
- 夜甚《中医词典》
- 夜啼《明医指掌》
- 夜容膏《仁术便览》
- 夜啼《推拿抉微》
- 夜热《证治准绳·幼科》
- 夜啼《竹林女科证治》
- 夜热《中医词典》
- 夜啼《丹溪治法心要》
- 夜疟《中医词典》
- 夜啼《活幼心书》
- 夜尿过频的中医食疗《老年食养食疗》
- 夜啼《活幼心书》
- 夜尿点(一名肾穴)《手穴手纹诊治》
- 夜啼《幼科折衷》
- 夜明砂蒸猪肝《食物疗法》
- 夜啼《幼科心法要诀》
《医学纲目》
- 作者:楼英 朝代:明 年份:公元1565年
- 曹序
- 自序
- 序例
- 卷之一·阴阳脏腑部
- 卷之二·阴阳脏腑部
- 卷之三·阴阳脏腑部
- 卷之四·阴阳脏腑部
- 卷之五·阴阳脏腑部
- 卷之六·阴阳脏腑部
- 卷之七·阴阳脏腑部
- 刺灸通论(刺虚实刺寒热入治寒热法)
- 刺虚实
- 刺寒热(入治寒热法。)
- 卷之八·阴阳脏腑部
- 卷之九·阴阳脏腑部
- 卷之十·肝胆部
- 卷之十一·肝胆部
- 卷之十二·肝胆部
- 卷之十三·肝胆部
- 卷之十四·肝胆部
- 卷之十五·肝胆部
- 卷之十六·心小肠部
- 卷之十七·心小肠部
- 卷之十八·心小肠部
- 卷之十九·心小肠部
- 卷之二十·心小肠部
- 卷之二十一·脾胃门
- 卷之二十二·脾胃部
- 卷之二十三·脾胃部
- 卷之二十四·脾胃部
- 卷之二十五·脾胃部
- 卷之二十六·肺大肠部
- 卷之二十七·肺大肠部
- 卷之二十八·肾膀胱部
- 卷之二十九·肾膀胱部
- 卷之三十·伤寒部
- 卷之三十一·伤寒部
- 卷之三十二·伤寒部
- 卷之三十三·伤寒部
- 卷之三十四·妇人部
- 卷之三十五·妇人部
- 卷之三十六·小儿部
- 卷之三十七·小儿部
- 卷之三十八·小儿部
- 卷之三十九·小儿部
- 卷之四十·《内经》运气类注
- 《内经》运气类注序文
- 运气占候补遗序
- 运气占候
- 邵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