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塞
鼻塞皆属肺。经云∶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又云∶五气入鼻,藏于心肺,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也。又云∶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藏精于肺。又云∶肺主臭,在脏为肺,在窍为鼻是也。
□
〔垣〕金匮真言论云∶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藏精于肺。夫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走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其宗气出于鼻而为臭。《难经》云∶肺气通于鼻,肺和则能知香臭矣。夫阳气宗气者,皆胃中生发之气也,其名虽异,其理则一。若因饥饱劳役,损脾胃生发之气,既弱其营运之气,不能上升,邪塞孔窍,故鼻不利而不闻香臭也。宜养胃气,实营气,阳气宗气上升,鼻管则通矣。又一说,《难经》云∶心主五臭,肺主诸气,鼻者肺窍,反闻香臭者,何也?盖以窍言之肺也,以用言之心也。因卫气失守,寒邪客于头面,鼻亦受之不能为用,是不闻香臭矣。故经曰∶心肺有病,鼻为之不利。洁古曰∶视听明而清凉,香臭辨而温暖者是也。治法宜先散寒邪,后补卫气,使心肺之气得交通,则鼻利而闻香臭矣。
丽泽通气汤 治鼻不闻香臭。
羌活 独活 防风 升麻 葛根(各二钱) 麻黄(不去节,一钱,冬加之) 苍术(三钱) 川椒(一钱)白芷 黄 (各四钱) 甘草(炙,二钱)
上每服一两,水二盏,生姜三片,枣二枚,葱白三寸,同煎至一盏,去渣,稍热服,食远。忌一切冷物及风寒凉处坐卧行住。
温肺汤 治鼻不闻香臭,眼多眵泪。
升麻 黄 (各二钱) 葛根 羌活 甘草(炙) 防风(各一钱) 麻黄(四钱,不去节) 丁香(一分)
上粗末,分二服,每服水二大盏,葱白二握,同煎一盏,去渣,稍热,食远服。
黄 (一钱) 人参 升麻 陈皮(各五分) 甘草(炙) 款冬花 黄柏(各二分) 佛耳草 黄连 羌活 白芷 防风(各二分) 苍术(七分)
上 咀,作一服,水二大盏,煎至一大盏,去渣,稍热服,食远。
温卫汤 治鼻不闻香臭,目中流火,气寒血热,泪多,脐下冷,阴汗,足痿弱。
黄 苍术 升麻 知母 羌活 柴胡 归身(各一钱) 人参 甘草(炙) 白芷 防风 黄柏 泽泻(各五分) 陈皮(三钱) 青皮(二钱) 木香 黄连(各三分)
上作一服,水煎,去渣温服,食远,日晴明服之。
温卫补血汤 治耳鸣,鼻不闻香臭,不知谷味,气不快,四肢困倦,行步不正,发脱落,食不下,膝冷汗,带下,喉中 ,不得卧,口舌液干,太息,头不可以回顾,额项筋紧急痛,旋晕,眼黑,头痛,呵欠嚏喷。
升麻(四分) 柴胡 甘草(生) 甘草(炙) 地骨皮 桔梗(各三分) 生地 白术 吴茱萸 黄柏(各一分)苍术 陈皮 王瓜根 牡丹皮(各二分) 归身(二分半) 桃仁(三个) 葵花(七朵)
上 咀,作一服,水煎去渣,稍热,食前服。
□
〔《外》〕治鼻塞不通。小蓟一把,水二升,煮一升,去渣分服。(本草云∶小蓟保精养血。)
□
〔世〕噙化荜澄茄丸 治鼻不通。
上为细末,炼蜜丸,如樱桃大。每服一丸,噙化。
□
〔《本》〕治鼻不闻香臭,多年者亦治。用生葱分作三段,早用葱白,午用葱管中截,晚换葱管末梢一截,塞入鼻中,令透里方效。
□
〔无〕通草散 治鼻 气息不通,不闻香臭,并鼻 肉。
上为末,蜜和,绵裹少许,纳鼻中。
□
上为末,每用一钱,绵裹塞鼻中,仰卧少时。
□
〔《玉》〕鼻闭塞不闻香臭∶迎香(一分,沿皮向上,泻多补少,忌灸) 上星(三分。)
□
〔《集》〕又法∶迎香、上星、合谷。三处不愈,灸人中、风府、百劳。
□
〔《甲》〕左窒刺右,右窒刺左,两胁下痛,泄上下出,胸满短气,不得汗,补手太阳以出之。鼻不利,前谷主之。

- 鼻塞《医学纲目》
- 鼻塞《中医词典》
- 鼻塞《幼幼新书》
- 鼻软骨瘤《临床激光治疗学》
- 鼻塞《医述》
- 鼻乳头状瘤《临床激光治疗学》
- 鼻塞《证治准绳·幼科》
- 鼻如烟煤《广瘟疫论》
- 鼻塞《证治准绳·类方》
- 鼻如烟煤《中医词典》
- 鼻塞《明医指掌》
- 鼻如煤烟《医法圆通》
- 鼻塞《明医杂着》
- 鼻肉候《诸病源候论》
- 鼻塞《儿科萃精》
- 鼻肉候《巢氏病源补养宣导法》
- 鼻塞、嗅觉迟钝3年《名师垂教》
- 鼻肉《普济方·针灸》
- 鼻塞鼻衄《张氏医通》
- 鼻肉《医学纲目》
- 鼻塞鼻衄《保婴撮要》
- 鼻茸《中医词典》
- 鼻塞鼻涕鼻鼻干(儿科)《冯氏锦囊秘录》
- 鼻鼽衄《明医指掌》
- 鼻塞不利《普济方·针灸》
- 鼻鼽《医旨绪余》
- 鼻塞不利(不闻香臭)《针灸资生经》
- 鼻鼽《证治准绳·类方》
- 鼻塞不闻香臭《圣济总录》
- 鼻鼽《医述》
- 鼻塞常清涕方二首《外台秘要》
《医学纲目》
- 作者:楼英 朝代:明 年份:公元1565年
- 曹序
- 自序
- 序例
- 卷之一·阴阳脏腑部
- 卷之二·阴阳脏腑部
- 卷之三·阴阳脏腑部
- 卷之四·阴阳脏腑部
- 卷之五·阴阳脏腑部
- 卷之六·阴阳脏腑部
- 卷之七·阴阳脏腑部
- 刺灸通论(刺虚实刺寒热入治寒热法)
- 刺虚实
- 刺寒热(入治寒热法。)
- 卷之八·阴阳脏腑部
- 卷之九·阴阳脏腑部
- 卷之十·肝胆部
- 卷之十一·肝胆部
- 卷之十二·肝胆部
- 卷之十三·肝胆部
- 卷之十四·肝胆部
- 卷之十五·肝胆部
- 卷之十六·心小肠部
- 卷之十七·心小肠部
- 卷之十八·心小肠部
- 卷之十九·心小肠部
- 卷之二十·心小肠部
- 卷之二十一·脾胃门
- 卷之二十二·脾胃部
- 卷之二十三·脾胃部
- 卷之二十四·脾胃部
- 卷之二十五·脾胃部
- 卷之二十六·肺大肠部
- 卷之二十七·肺大肠部
- 卷之二十八·肾膀胱部
- 卷之二十九·肾膀胱部
- 卷之三十·伤寒部
- 卷之三十一·伤寒部
- 卷之三十二·伤寒部
- 卷之三十三·伤寒部
- 卷之三十四·妇人部
- 卷之三十五·妇人部
- 卷之三十六·小儿部
- 卷之三十七·小儿部
- 卷之三十八·小儿部
- 卷之三十九·小儿部
- 卷之四十·《内经》运气类注
- 《内经》运气类注序文
- 运气占候补遗序
- 运气占候
- 邵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