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内疮
□
〔垣〕黍粘子汤治耳内痛生疮。
桔梗(半两) 柴胡(三分) 连翘(二分) 黄芩(二分) 黍粘子(二分) 红花(少许) 归梢(二分)生地黄(二分) 蒲黄(一分) 甘草(一分,炙) 黄连(二分) 草龙胆(一分) 昆布(一分)黄(三分) 苏木(一分) 桃仁(一钱) 生甘草(一分)
上件锉如麻豆大,作一服。水二大盏,煎至一盏,去渣,稍热服,食后。忌寒药利大便。
□
〔罗〕治耳内生疮者,为足少阴,是肾之经也。其气通于耳,其经虚,风热乘之,随脉入于耳,与气相搏,故令耳门生疮也。曾青散主之。
治耳内有恶疮,曾青散。
上件捣为细末、研匀。每用少许纳耳中,有脓出,即以绵杖子拭干用之。
上捣为细末,每用少许,绵裹纳耳中。

- 耳内疮《医学纲目》
- 耳内疮《中医词典》
- 耳内疮《证治准绳·类方》
- 耳目诸方《疡科纲要》
- 耳内疮《证治准绳·疡医》
- 耳目门《针灸大成》
- 耳内疮肿出脓《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 耳目口齿科《中医词典》
- 耳内耳外生疮《奇效简便良方》
- 耳目口齿《邵兰荪医案》
- 耳内流脓方《急救广生集》
- 耳目根原《四圣心源》
- 耳内鸣如雀声《古今医统大全》
- 耳目聪明《中医词典》
- 耳内生疮《圣济总录》
- 耳目部《神应经》
- 耳内生疮《证治准绳·杂病》
- 耳目痹医《中医词典》
- 耳内生粒《奇效简便良方》
- 耳目鼻口舌齿咽喉《幼科释谜》
- 耳内生紫疔《古今医统大全》
- 耳目《针灸聚英》
- 耳内湿疮秘方《华佗神方》
- 耳膜《中医词典》
- 耳内外生疮《奇方类编》
- 耳鸣如蝉《明医杂着》
- 耳内有核《奇效简便良方》
- 耳鸣秘方《华佗神方》
- 耳内长肉《急救广生集》
- 耳鸣门主论《疡医大全》
- 耳内长肉秘方《华佗神方》
《医学纲目》
- 作者:楼英 朝代:明 年份:公元1565年
- 曹序
- 自序
- 序例
- 卷之一·阴阳脏腑部
- 卷之二·阴阳脏腑部
- 卷之三·阴阳脏腑部
- 卷之四·阴阳脏腑部
- 卷之五·阴阳脏腑部
- 卷之六·阴阳脏腑部
- 卷之七·阴阳脏腑部
- 刺灸通论(刺虚实刺寒热入治寒热法)
- 刺虚实
- 刺寒热(入治寒热法。)
- 卷之八·阴阳脏腑部
- 卷之九·阴阳脏腑部
- 卷之十·肝胆部
- 卷之十一·肝胆部
- 卷之十二·肝胆部
- 卷之十三·肝胆部
- 卷之十四·肝胆部
- 卷之十五·肝胆部
- 卷之十六·心小肠部
- 卷之十七·心小肠部
- 卷之十八·心小肠部
- 卷之十九·心小肠部
- 卷之二十·心小肠部
- 卷之二十一·脾胃门
- 卷之二十二·脾胃部
- 卷之二十三·脾胃部
- 卷之二十四·脾胃部
- 卷之二十五·脾胃部
- 卷之二十六·肺大肠部
- 卷之二十七·肺大肠部
- 卷之二十八·肾膀胱部
- 卷之二十九·肾膀胱部
- 卷之三十·伤寒部
- 卷之三十一·伤寒部
- 卷之三十二·伤寒部
- 卷之三十三·伤寒部
- 卷之三十四·妇人部
- 卷之三十五·妇人部
- 卷之三十六·小儿部
- 卷之三十七·小儿部
- 卷之三十八·小儿部
- 卷之三十九·小儿部
- 卷之四十·《内经》运气类注
- 《内经》运气类注序文
- 运气占候补遗序
- 运气占候
- 邵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