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水肿
□
〔丹〕产后肿,必用大补气血为主,少佐以苍术、茯苓,使水自利。
□
上为细末,浓煎,乌豆、紫苏汤调下。
产后四肢浮肿者,败血循经,流入四肢,淫留日深,腐烂如水,故令四肢肿,面黄。宜服小调经散,血行肿消则愈。
没药 琥珀 桂心 芍药 当归(各一钱) 细辛 麝香(各五分)
上为细末。每服半钱,姜汁酒各少许,调停服。
□
〔丹〕妇人产后浮肿,小便少,口渴,恶寒无力,脉皆沉,此体虚而有湿热之积,必上焦满闷,宜补中导水行气可也。
白术(二两半) 陈皮(一两) 川芎(半两) 木通(六钱) 茯苓(三钱)
下与点丸二十五丸。
□
〔《大》〕夺魂散 治产后虚肿喘促,利小便则愈。
上以生姜汁搜面裹半夏为七饼子,煨焦熟为末,水调一盏,小便利为效。
□
〔洁〕如产后风寒在表,面目四肢浮肿,宜《局方》中七圣丸,白汤下,日加,以利为度。(七圣丸方见痔。)如浮肿至膝,喘嗽,加木香、槟榔倍之,谓气多也。如浮肿,又头痛昏冒,加羌活、川芎,谓风多也。如只浮肿,止七圣丸本方服之。
□
□
〔杜〕张宣徽侍宠,产后半月,忽患浮肿。急召产科医治,经半月不瘥,病势转剧,召杜治之。杜至曰∶诸医作何病?张曰∶皆云水气浮肿。杜曰∶非也。且水气发咳嗽,小便涩是也。今爱宠小便不涩,不作咳嗽,惟手足寒。乃血藏虚,气塞不通流,面生浮肿。遂用益血和气药治之。旬日病去七八,经半月全愈。所用之药,乃《灵苑方》牡丹散也。其方云治血藏风虚冷。今产科家多用此药治产后诸病如神,更名曰损金汤者是也。
□
〔《大》〕加减吴茱萸汤 治妇人血藏虚,宿挟风冷,身面虚浮等疾。
吴茱萸(一两半) 桔梗 干姜 甘草 麦门冬 防风 半夏 细辛 当归 赤茯苓 牡丹皮桂心(各半两)
上为粗未。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煎至七分,去渣,食前热服。
□

- 产后水肿《医学纲目》
- 产后水肿《女科秘旨》
- 产后水肿(有针刺法附卷七下末篇)《胎产指南》
- 产后水肿《胎产秘书》
- 产后四不活《中医词典》
- 产后水肿《中医词典》
- 产后四大忌《济生集》
- 产后水谷痢《中医词典》
- 产后四肢浮肿《傅青主女科》
- 产后述略《客尘医话》
- 产后四肢浮肿方论《妇人大全良方》
- 产后属阴虚火炽筋无所养《女科经纶》
- 产后四肢骨节.遍身疼痛《女科旨要》
- 产后手足身痛《女科精要》
- 产后四肢虚肿《中医词典》
- 产后手足身痛《冯氏锦囊秘录》
- 产后四肢虚肿《女科百问》
- 产后手足抽掣《医学衷中参西录》
- 产后四肢虚肿者,何。《卫生家宝产科备要》
- 产后手伤胞胎淋漓不止《傅青主女科》
- 产后四字真言《中医词典》
- 产后食阻秘方《华佗神方》
- 产后嗽.气急痰涎多者《女科旨要》
- 产后食茶《古今医统大全》
- 产后嗽立三方《宁坤秘籍》
- 产后时气热病候《诸病源候论》
- 产后所下过多,虚极生风者,何。《卫生家宝产科备要》
- 产后十二病《女科经纶》
- 产后所下过多虚极生风《女科百问》
- 产后十八证《女科经纶》
- 产后所下过多虚极生风方论《妇人大全良方》
《医学纲目》
- 作者:楼英 朝代:明 年份:公元1565年
- 曹序
- 自序
- 序例
- 卷之一·阴阳脏腑部
- 卷之二·阴阳脏腑部
- 卷之三·阴阳脏腑部
- 卷之四·阴阳脏腑部
- 卷之五·阴阳脏腑部
- 卷之六·阴阳脏腑部
- 卷之七·阴阳脏腑部
- 刺灸通论(刺虚实刺寒热入治寒热法)
- 刺虚实
- 刺寒热(入治寒热法。)
- 卷之八·阴阳脏腑部
- 卷之九·阴阳脏腑部
- 卷之十·肝胆部
- 卷之十一·肝胆部
- 卷之十二·肝胆部
- 卷之十三·肝胆部
- 卷之十四·肝胆部
- 卷之十五·肝胆部
- 卷之十六·心小肠部
- 卷之十七·心小肠部
- 卷之十八·心小肠部
- 卷之十九·心小肠部
- 卷之二十·心小肠部
- 卷之二十一·脾胃门
- 卷之二十二·脾胃部
- 卷之二十三·脾胃部
- 卷之二十四·脾胃部
- 卷之二十五·脾胃部
- 卷之二十六·肺大肠部
- 卷之二十七·肺大肠部
- 卷之二十八·肾膀胱部
- 卷之二十九·肾膀胱部
- 卷之三十·伤寒部
- 卷之三十一·伤寒部
- 卷之三十二·伤寒部
- 卷之三十三·伤寒部
- 卷之三十四·妇人部
- 卷之三十五·妇人部
- 卷之三十六·小儿部
- 卷之三十七·小儿部
- 卷之三十八·小儿部
- 卷之三十九·小儿部
- 卷之四十·《内经》运气类注
- 《内经》运气类注序文
- 运气占候补遗序
- 运气占候
- 邵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