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虚弱
□
〔丹〕产后补虚。
人参 白术(各一钱) 黄芩 归身尾(各五分) 川芎(半两) 陈皮(三分)
□
〔保〕三元汤 治产日久虚劳,而脉浮大者。(方见妇人门大法条,乃小柴胡合四物也。)
治产后日久虚劳,针灸不效者,三合散。(此四君子、四物、小柴胡三方合和是也。)
白术 川归 芍药 黄 茯苓 熟地(一两) 柴胡(一两半) 黄芩(六钱) 人参(一两半)半夏 甘草(各六钱) 川芎(一两)
上为粗末,每一两,水一钟半,服日三。
□
肥羊肉(一斤,去脂,水一斗煮取八升,去肉) 当归(五两) 黄 (四两) 生姜(六两)
上以肉汁煮三味,取二升五合,分为四服。若觉恶露不尽,加桂三两;恶露下多,加芎三两;有寒,加茱萸一两;有气,加细辛二两;有热,加生地汁二合。
□
〔保〕治产妇虚劳不能食,十全散。(方见治虚实法气血条。)
□
〔罗〕当归建中汤 治妇人一切血气俱损,及产后劳伤,虚羸不足,腹中 痛,吸吸少气,小腹拘急,痛引腰背,时自汗出。(方用当归四两,肉桂二两,甘草二两,白芍六两,姜、枣煎服。)
□
〔云〕治产后虚损,饮食不下。四物加建中、人参、白术、茯苓主之。

- 产后虚弱《医学纲目》
- 产后虚热头痛秘方《华佗神方》
- 产后虚实宜审《医宗金鉴》
- 产后虚热口生疮候《诸病源候论》
- 产后虚实宜审《妇科心法要诀》
- 产后虚热候《诸病源候论》
- 产后蓄血兼症《轩岐救正论》
- 产后虚热方二首《外台秘要》
- 产后血奔《中医词典》
- 产后虚热《圣济总录》
- 产后血崩《傅青主女科》
- 产后虚冷秘方《华佗神方》
- 产后血崩《中医词典》
- 产后虚冷洞痢候《诸病源候论》
- 产后血崩《家传女科经验摘奇》
- 产后虚羸候《诸病源候论》
- 产后血崩《胎产秘书》
- 产后虚羸方三首《外台秘要》
- 产后血崩《女科秘旨》
- 产后虚羸方论《妇人大全良方》
- 产后血崩《冯氏锦囊秘录》
- 产后虚羸《圣济总录》
- 产后血崩《奇效简便良方》
- 产后虚劳秘方《华佗神方》
- 产后血崩《女科精要》
- 产后虚劳方四首《外台秘要》
- 产后血崩《胎产指南》
- 产后虚劳《扁鹊心书》
- 产后血崩《中医妇科学》
- 产后虚渴候《诸病源候论》
- 产后血崩《女科百问》
《医学纲目》
- 作者:楼英 朝代:明 年份:公元1565年
- 曹序
- 自序
- 序例
- 卷之一·阴阳脏腑部
- 卷之二·阴阳脏腑部
- 卷之三·阴阳脏腑部
- 卷之四·阴阳脏腑部
- 卷之五·阴阳脏腑部
- 卷之六·阴阳脏腑部
- 卷之七·阴阳脏腑部
- 刺灸通论(刺虚实刺寒热入治寒热法)
- 刺虚实
- 刺寒热(入治寒热法。)
- 卷之八·阴阳脏腑部
- 卷之九·阴阳脏腑部
- 卷之十·肝胆部
- 卷之十一·肝胆部
- 卷之十二·肝胆部
- 卷之十三·肝胆部
- 卷之十四·肝胆部
- 卷之十五·肝胆部
- 卷之十六·心小肠部
- 卷之十七·心小肠部
- 卷之十八·心小肠部
- 卷之十九·心小肠部
- 卷之二十·心小肠部
- 卷之二十一·脾胃门
- 卷之二十二·脾胃部
- 卷之二十三·脾胃部
- 卷之二十四·脾胃部
- 卷之二十五·脾胃部
- 卷之二十六·肺大肠部
- 卷之二十七·肺大肠部
- 卷之二十八·肾膀胱部
- 卷之二十九·肾膀胱部
- 卷之三十·伤寒部
- 卷之三十一·伤寒部
- 卷之三十二·伤寒部
- 卷之三十三·伤寒部
- 卷之三十四·妇人部
- 卷之三十五·妇人部
- 卷之三十六·小儿部
- 卷之三十七·小儿部
- 卷之三十八·小儿部
- 卷之三十九·小儿部
- 卷之四十·《内经》运气类注
- 《内经》运气类注序文
- 运气占候补遗序
- 运气占候
- 邵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