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疮
□
〔《大》〕治面部生疮,或鼻脸赤,风刺,粉刺,用尽药不效者,惟有此药可治,神妙不可言。每以少许,临卧时洗面令净,如面油用之。数日间疮肿处自平,赤亦自消。如风刺、粉刺,一夕见效,仍涂药,勿近眼处。
生硫黄 香白芷 栝蒌仁 腻粉(各半钱) 全蝎(七枚) 蝉蜕(五枚洗) 芫青(七枚,去翅足)
上为细末。麻油、黄蜡,约度如合面油法,火熬溶,取下离火,入诸药在内,每用少许涂面上。
□
〔《山》〕面疮。水调平胃散涂之。
□
〔《千》〕治脸上热疮,涎出,以蒲黄敷上瘥。
□
〔东〕洗面药方。治面有 点,或生疮及粉刺之类,并去皮肤燥痒垢腻,润泽肌肤。
皂角(三斤,去皮弦子,另捣) 糯米(一升二合) 绿豆(八合,拣净,另捣) 楮实子(五两)三柰子 缩砂(连皮,半两) 白芨(二两,肥者锉) 甘松(七钱) 升麻(半两) 白丁香(五钱,腊月收拣,净)
上七味,同为细末讫,和绿豆、糯米粉及皂角末,一处搅匀,用之效。
面油摩风膏
麻黄(二分) 升麻根(二钱,去皮) 羌活(去皮,一两) 防风(二钱) 归身(一钱) 白芨(一钱)白檀(五分)
上以绵裹定前药,于银石器中用油五两同熬得所,澄清去渣,以黄蜡一两,再煎熬为度。
莹肌如玉散白丁香(一两) 香白芷(七钱) 升麻(半两) 白芨(一两) 麻黄(去节二钱) 白牵牛(一两)当归梢(半两) 白附子(二钱半) 白蒺黎(一两) 楮实子(四钱) 白茯苓(三钱) 连翘(一钱半)白蔹(一两) 小椒(一两)
上为细末。每用半钱,多少洗之。
涂 黯,不令生疮。
猪苓 麻黄 桂枝 白蒺藜 白附子 连翘 防风 香白芷 白蔹 当归身 升麻根 白芨
上等分,为细末。洗面用之,临卧,唾调少许涂面上。
□
〔《肘》〕疗面多 黯如雀卵色。以 羊胆一枚,酒二升,煮三沸。涂拭之,三日瘥。治面上粉刺。捣菟丝子绞汁涂之。
□
白附子(一两) 白芨 白蔹 白茯苓 密陀僧 白石脂 定粉(各等分。研)
上为细末。用洗面药洗净,临睡用人乳汁,如无用牛乳或鸡子清调和.丸如龙眼大,窨干。
逐旋用温浆水磨开敷之。

- 面疮《医学纲目》
- 面疮《中医词典》
- 面疮《医学纲目》
- 面赤沭如朱面,赤如瘀,面白如纸,面黑如煤,面青如枯草。《医法圆通》
- 面疮《证治准绳·疡医》
- 面赤色《伤寒大白》
- 面疮《外科理例》
- 面赤《医述》
- 面粗皮《女科切要》
- 面赤《医学纲目》
- 面第二行.直曲差下行.凡八穴《经穴汇解》
- 面赤《医学纲目》
- 面第二行左右十穴《针灸资生经》
- 面赤《中医词典》
- 面第三行直目上临泣下行凡十二穴《经穴汇解》
- 面尘《中医词典》
- 面第三行左右十穴《针灸资生经》
- 面尘《中医名词词典》
- 面第四行.直本神下行.凡六穴《经穴汇解》
- 面侧部深区《人体解剖学》
- 面第四行左右十穴《针灸资生经》
- 面部总图《婴童类萃》
- 面第五行.直头维下行.凡十二穴《经穴汇解》
- 面部中行六穴《针灸大全》
- 面疔《中医名词词典》
- 面部证治(计十六证)《外科证治全书》
- 面对转基因食品,你放心吗?《中医饮食营养学》
- 面部证《专治麻痧初编》
- 面多黯秘方《华佗神方》
- 面部脏腑肢节分位图说篇《形色外诊简摩》
- 面多黑痣秘方《华佗神方》
《医学纲目》
- 作者:楼英 朝代:明 年份:公元1565年
- 曹序
- 自序
- 序例
- 卷之一·阴阳脏腑部
- 卷之二·阴阳脏腑部
- 卷之三·阴阳脏腑部
- 卷之四·阴阳脏腑部
- 卷之五·阴阳脏腑部
- 卷之六·阴阳脏腑部
- 卷之七·阴阳脏腑部
- 刺灸通论(刺虚实刺寒热入治寒热法)
- 刺虚实
- 刺寒热(入治寒热法。)
- 卷之八·阴阳脏腑部
- 卷之九·阴阳脏腑部
- 卷之十·肝胆部
- 卷之十一·肝胆部
- 卷之十二·肝胆部
- 卷之十三·肝胆部
- 卷之十四·肝胆部
- 卷之十五·肝胆部
- 卷之十六·心小肠部
- 卷之十七·心小肠部
- 卷之十八·心小肠部
- 卷之十九·心小肠部
- 卷之二十·心小肠部
- 卷之二十一·脾胃门
- 卷之二十二·脾胃部
- 卷之二十三·脾胃部
- 卷之二十四·脾胃部
- 卷之二十五·脾胃部
- 卷之二十六·肺大肠部
- 卷之二十七·肺大肠部
- 卷之二十八·肾膀胱部
- 卷之二十九·肾膀胱部
- 卷之三十·伤寒部
- 卷之三十一·伤寒部
- 卷之三十二·伤寒部
- 卷之三十三·伤寒部
- 卷之三十四·妇人部
- 卷之三十五·妇人部
- 卷之三十六·小儿部
- 卷之三十七·小儿部
- 卷之三十八·小儿部
- 卷之三十九·小儿部
- 卷之四十·《内经》运气类注
- 《内经》运气类注序文
- 运气占候补遗序
- 运气占候
- 邵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