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筋
□
〔丹〕转筋皆属血热,四物加黄芩、红花、苍术、南星。有筋转于足大指,转上至大腿近腰结了,乃因奉养浓,饮酒感寒而作,加酒芩、红花、苍术、南星,姜煎服。
□
〔《圣》〕治肝虚转筋。用赤蓼豆叶,切作三合,水一盏,酒三合,煎至四合去渣,温分二服。
孙尚药治脚转筋,疼痛挛急。松节二两,细锉如米粒,乳香一钱,上件药用银石器内,慢火炒令焦,只留一分性,出火毒,研细,每服一钱至二钱,热木瓜酒调下。同是筋病,皆治之。
□
〔《外》〕治转筋。取故绵以酽醋浸甑中蒸及热,用绵裹病患脚,令更易勿停,瘥止。
□
〔仲〕转筋之为病,其臂脚直,脉上下行,微弦,转筋入腹者,鸡屎白散主之。用鸡屎白一味为散,取方寸匕,以水六合和,温服。
□
〔丹〕转筋遍身,入肚不忍者,作极咸盐汤,于槽中暖浸之。
□
〔《灵》〕转筋于阳,治其阳;转筋于阴,治其阴,皆淬刺之。(四时气篇此则经所谓以痛为输之法,盖用火烧燔针劫刺。转筋之时,当察转筋之痛在何处,在阳刺阳,在阴刺阴,随其所痛之处刺之,故曰以痛为输也。若以一针未知,则再刺之,以知觉应效为度,故曰以知为数是也。)
□
〔窦〕转筋而疼,灸承山而可治。
足太阳之下,血气皆少,则善转筋踵下痛。(全文见治法。)

- 转筋《医学纲目》
- 转筋《杂病治例》
- 转筋《普济方·针灸》
- 转筋《新修本草》
- 转筋《针灸素难要旨》
- 转筋《中医词典》
- 转筋《药症忌宜》
- 转筋《金匮悬解》
- 转筋不可忍者《奇效简便良方》
- 转筋《中医名词词典》
- 转筋部《本草易读》
- 转基因小鼠模型与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
- 转筋方七首《外台秘要》
- 转基因小鼠的制备《动脉粥样硬化》
- 转筋候《诸病源候论》
- 转基因动物在动脉粥样硬化研究中的应用《动脉粥样硬化》
- 转筋霍乱《中医词典》
- 转基因动物和植物《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转筋吐泻《孙真人海上方》
- 转换症状《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转录的终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转换障碍《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转录起始和延伸《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 转录依赖的扩增系统《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 转化《医学微生物学》
- 转录作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转化《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转脉瘘《中医词典》
- 转谷《中医词典》
- 转女为男《景景医话》
《医学纲目》
- 作者:楼英 朝代:明 年份:公元1565年
- 曹序
- 自序
- 序例
- 卷之一·阴阳脏腑部
- 卷之二·阴阳脏腑部
- 卷之三·阴阳脏腑部
- 卷之四·阴阳脏腑部
- 卷之五·阴阳脏腑部
- 卷之六·阴阳脏腑部
- 卷之七·阴阳脏腑部
- 刺灸通论(刺虚实刺寒热入治寒热法)
- 刺虚实
- 刺寒热(入治寒热法。)
- 卷之八·阴阳脏腑部
- 卷之九·阴阳脏腑部
- 卷之十·肝胆部
- 卷之十一·肝胆部
- 卷之十二·肝胆部
- 卷之十三·肝胆部
- 卷之十四·肝胆部
- 卷之十五·肝胆部
- 卷之十六·心小肠部
- 卷之十七·心小肠部
- 卷之十八·心小肠部
- 卷之十九·心小肠部
- 卷之二十·心小肠部
- 卷之二十一·脾胃门
- 卷之二十二·脾胃部
- 卷之二十三·脾胃部
- 卷之二十四·脾胃部
- 卷之二十五·脾胃部
- 卷之二十六·肺大肠部
- 卷之二十七·肺大肠部
- 卷之二十八·肾膀胱部
- 卷之二十九·肾膀胱部
- 卷之三十·伤寒部
- 卷之三十一·伤寒部
- 卷之三十二·伤寒部
- 卷之三十三·伤寒部
- 卷之三十四·妇人部
- 卷之三十五·妇人部
- 卷之三十六·小儿部
- 卷之三十七·小儿部
- 卷之三十八·小儿部
- 卷之三十九·小儿部
- 卷之四十·《内经》运气类注
- 《内经》运气类注序文
- 运气占候补遗序
- 运气占候
- 邵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