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续法
□
〔《活》〕吐有冷热二症,寸口脉数,手心热,烦渴而吐,以有热在胃脘,五苓散主之。
阴症喘促及吐逆者,返阴丹入口便住。
大橘皮汤 治动气在下,不可发汗,发又无汗,心烦,骨节疼痛,目晕恶寒,食则反吐,谷不得入。先服大橘皮汤,吐止后宜建中汤。
陈皮(一两半) 生姜(一两) 枣子(八枚) 甘草(炙,半两) 人参(一钱) 竹茹(半升)
上水三大盏,煮取一盏,分二服。
病患直患呕吐,而脚弱或疼,乃是香港脚,当作香港脚治之。(治见厥痹。)

- 吐续法《医学纲目》
- 吐泻原由症治《幼科释谜》
- 吐血《医学集成》
- 吐泻心腹痛《幼科释谜》
- 吐血《评琴书屋医略》
- 吐泻述要《儿科要略》
- 吐血《中医名词词典》
- 吐泻生风《中医词典》
- 吐血《千金翼方》
- 吐泻门要药《冯氏锦囊秘录》
- 吐血《千金翼方》
- 吐泻门(霍乱、水泄、脾泻、肾泻)《古今名医汇粹》
- 吐血《圣济总录》
- 吐泻门(附食积伤食)《丹台玉案》
- 吐血《四圣心源》
- 吐泻门《万氏秘传片玉心书》
- 吐血《傅青主男科》
- 吐泻门《幼科切要》
- 吐血《中医词典》
- 吐泻论《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 吐血《慎疾刍言》
- 吐泻痢疟《卫生易简方》
- 吐血《备急千金要方》
- 吐泻痢疾《卫生宝鉴》
- 吐血《伤寒捷诀》
- 吐泻及蛔《续名医类案》
- 吐血《医学纲目》
- 吐泻霍乱《临证指南医案》
- 吐血《医学纲目》
- 吐泻黄胆《金匮钩玄》
- 吐血《医宗金鉴》
《医学纲目》
- 作者:楼英 朝代:明 年份:公元1565年
- 曹序
- 自序
- 序例
- 卷之一·阴阳脏腑部
- 卷之二·阴阳脏腑部
- 卷之三·阴阳脏腑部
- 卷之四·阴阳脏腑部
- 卷之五·阴阳脏腑部
- 卷之六·阴阳脏腑部
- 卷之七·阴阳脏腑部
- 刺灸通论(刺虚实刺寒热入治寒热法)
- 刺虚实
- 刺寒热(入治寒热法。)
- 卷之八·阴阳脏腑部
- 卷之九·阴阳脏腑部
- 卷之十·肝胆部
- 卷之十一·肝胆部
- 卷之十二·肝胆部
- 卷之十三·肝胆部
- 卷之十四·肝胆部
- 卷之十五·肝胆部
- 卷之十六·心小肠部
- 卷之十七·心小肠部
- 卷之十八·心小肠部
- 卷之十九·心小肠部
- 卷之二十·心小肠部
- 卷之二十一·脾胃门
- 卷之二十二·脾胃部
- 卷之二十三·脾胃部
- 卷之二十四·脾胃部
- 卷之二十五·脾胃部
- 卷之二十六·肺大肠部
- 卷之二十七·肺大肠部
- 卷之二十八·肾膀胱部
- 卷之二十九·肾膀胱部
- 卷之三十·伤寒部
- 卷之三十一·伤寒部
- 卷之三十二·伤寒部
- 卷之三十三·伤寒部
- 卷之三十四·妇人部
- 卷之三十五·妇人部
- 卷之三十六·小儿部
- 卷之三十七·小儿部
- 卷之三十八·小儿部
- 卷之三十九·小儿部
- 卷之四十·《内经》运气类注
- 《内经》运气类注序文
- 运气占候补遗序
- 运气占候
- 邵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