溲血
□
黄 人参(各等分)
上为末,用萝卜大者,切一指浓,三指大四五片,蜜淹少时,蘸蜜炙干,复蘸复炙,尽蜜二两为度,勿令焦。至熟,蘸黄 、人参末吃,不以时,仍以盐汤送下。
□
〔《外》〕疗虚尿血方。干胶三两,炙捣末,酒二升,和温服。
□
发灰(《本草》云∶发灰能消瘀血,通关格,利水道,破痈疽血衄。丹溪云∶发,补阴甚捷。)
上一味,每用二钱,以米醋二合,汤少许服,井花水调亦得。一法茅草根、车前子煎汤调下尤妙。兼治肺疽心衄,内崩吐血一两口,或舌上出血如针孔。若鼻衄,吹内立已。
□
〔葛〕治小便出血。当归四两,细锉,酒三升,煮取一升顿服。
□
悲哀太甚则胞络绝,胞络绝则阳气内动,发则心下崩,数溲血也。(全文见痿。)
□
〔姚氏〕治小便出血。龙骨末方寸匕,水调温服,日三服瘥。
□
〔《肘》〕治淋下血。麻根十枚,水五升,煮取二升一服,取血神效。
□
〔《经》〕治尿血不止。以郁金一两捣为末,葱白一握相和,水一盏,煎三合去渣温服,日三服。
□
〔《济》〕鹿角胶丸治房室劳伤,小便尿血。
胞移热于膀胱,则癃溺血。(全文见诊病传变。)
□
〔仲〕热在下焦者,则尿血.亦令淋 不通。
□
□
〔《玄》〕小便出血,是心伏热在于小肠,宜镜面草自然汁,加生蜜一匙服之,以八正散加麦门冬,葱煎服。如小便涩痛,以海金沙细末调治之。(八正散见淋条。)
□
〔《外》〕治尿血。车前草捣取汁五合,空心服之。
□
〔《济》〕小蓟饮子治下焦结热,尿血成淋。
生地(四两) 小蓟根 滑石 通草 蒲黄(炒) 藕节 淡竹叶 当归(去芦,酒浸)山栀仁 甘草(炙。各半两)
上 咀,每服四钱,水一盏,煎八分,空心温服。
□
〔无〕 草汁法。(方见淋。)
□
〔丹〕尿血实者,可用当归承气汤下之,后以四物加山栀。(当归承气汤即调胃承气加当归。)
□
〔《脉》〕尺脉滑,气血实,妇人经脉不利,男子尿血,宜服朴硝煎大黄汤下去经血,针关元泻之。
□
用夏枯草烧灰存性为末,米饮下。一方,用凉水调下。
少阴涩,则病积溲血。(又见积块。)
咳而且溲血脱形,其脉小劲,是逆也。(全文见诊生死。)
咳溲血,形肉脱,脉搏,是逆也。(同上。凡脉曰劳曰强曰劲曰搏者皆谓有力而实也。)

- 溲血《医学纲目》
- 溲血《竹泉生女科集要》
- 溲血《张氏医通》
- 溲血《中医名词词典》
- 溲血《证治准绳·类方》
- 溲数《张聿青医案》
- 溲血《证治准绳·杂病》
- 溲数《医述》
- 溲血《医碥》
- 溲数《中医名词词典》
- 溲血《张聿青医案》
- 溲疏《名医别录》
- 溲血《金匮翼》
- 溲疏《本经逢原》
- 溲血《友渔斋医话》
- 溲疏《医学入门》
- 溲血案《丁甘仁医案》
- 溲疏《新修本草》
- 溲血门《张氏医通》
- 溲疏《本草经集注》
- 嗽《中医词典》
- 溲疏《千金翼方》
- 嗽《续名医类案》
- 溲疏《神农本草经》
- 嗽《证治准绳·幼科》
- 溲(音搜)疏《证类本草》
- 嗽分六气毋拘以寒述《儒门事亲》
- 搜症丸《博济方》
- 嗽候《诸病源候论》
- 搜饮丸《是斋百一选方》
- 嗽候《诸病源候论》
《医学纲目》
- 作者:楼英 朝代:明 年份:公元1565年
- 曹序
- 自序
- 序例
- 卷之一·阴阳脏腑部
- 卷之二·阴阳脏腑部
- 卷之三·阴阳脏腑部
- 卷之四·阴阳脏腑部
- 卷之五·阴阳脏腑部
- 卷之六·阴阳脏腑部
- 卷之七·阴阳脏腑部
- 刺灸通论(刺虚实刺寒热入治寒热法)
- 刺虚实
- 刺寒热(入治寒热法。)
- 卷之八·阴阳脏腑部
- 卷之九·阴阳脏腑部
- 卷之十·肝胆部
- 卷之十一·肝胆部
- 卷之十二·肝胆部
- 卷之十三·肝胆部
- 卷之十四·肝胆部
- 卷之十五·肝胆部
- 卷之十六·心小肠部
- 卷之十七·心小肠部
- 卷之十八·心小肠部
- 卷之十九·心小肠部
- 卷之二十·心小肠部
- 卷之二十一·脾胃门
- 卷之二十二·脾胃部
- 卷之二十三·脾胃部
- 卷之二十四·脾胃部
- 卷之二十五·脾胃部
- 卷之二十六·肺大肠部
- 卷之二十七·肺大肠部
- 卷之二十八·肾膀胱部
- 卷之二十九·肾膀胱部
- 卷之三十·伤寒部
- 卷之三十一·伤寒部
- 卷之三十二·伤寒部
- 卷之三十三·伤寒部
- 卷之三十四·妇人部
- 卷之三十五·妇人部
- 卷之三十六·小儿部
- 卷之三十七·小儿部
- 卷之三十八·小儿部
- 卷之三十九·小儿部
- 卷之四十·《内经》运气类注
- 《内经》运气类注序文
- 运气占候补遗序
- 运气占候
- 邵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