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阴脱
□
〔丹〕一妇人三十余岁,生女二日后,产户一物如手帕下,有帕尖,约重一斤。予思之,此因胎前劳乏伤气成肝痿所致,却喜血不甚虚,其时岁暮天寒,恐冷干坏了,急与炙黄 半钱,人参一钱,白术五分,当归一钱半,升麻五分,三帖连服之,即收上。得汗通身,乃安。但下裔沾席处干者落一片,约五六两重,盖脂膜也。食进得眠,诊其脉皆涩,左略弦,视其形却实。与白术、芍药各钱半,陈皮一钱,生姜一片,煎二三帖以养之。
一妇人产子后,阴户中下一物如合钵状,有二歧。其夫来求治。予思之,此子宫也,必气血弱而下坠。遂用升麻、当归、黄 ,大料二帖与之。半日后其夫复来曰∶服二次后,觉响一声,视之已收阴户讫,但因经宿干着席上,破一片如掌心大在席,其妻在家哭泣。恐肠破不可复生。予思之,此非肠胃,乃糟粕也,肌肉破尚可复完,若气血充盛,必可生满。遂用四物汤加人参与一百帖,三年后复有子。
治子宫下,用黄 一钱半,人参一钱,当归七分,升麻三分,甘草二分,作一帖,水一钟,煎至三分,去渣,食前服。却用五倍子末泡汤洗,又用末敷之。如此数次,宜多服药,永不下。
治阴脱,盖产努力太过,致阴脱,若脱肛状,及阴挺出,逼近肿痛。举重房劳,皆能发作。清水续续,小便淋露。用硫黄、乌贼骨各半两,五味子一分,为末,敷患处,兼服参、 、归、草、升麻等补药。
治产后阴下脱。人屎,烧酒下方寸匕,日一。(《千金》、无择蝎皮散加鳖头,炙亦治。方见脱肛。)
□
〔《大》〕治产后阴肿下脱内出,玉门不闭。锻石一升,炒极热,汤二升投灰中,适温冷,澄清,坐水中,以浸玉门,斯须平复如故。又方,以铁精粉上推内之,又灸脐下横纹二七壮。一法,用铁精、羊脂二味,搅令稠,布裹炙热熨推内之。铁精是锻铁灶中飞出如尘,紫色而轻虚可以莹磨器皿者。又方,单炒蛇床子一升,乘热以布裹煨患处,亦治产后阴户痛。
□
〔《子母》〕疗产后阴下脱。烧兔头末敷之。
□
〔东〕女人胞胎门落颓不收,常湿∶神关 玉泉(五十壮。) 身交(脐下指缝中,灸五十壮,三报。)
又法∶玉泉傍开三寸(灸,随年壮,三报。)女人阴门冷肿∶皈来(三十壮。)
□
〔《甲》〕妇人阴挺出,四肢淫泺,身闷,少海主之。(一作“照海”。)

- 产后阴脱《医学纲目》
- 产后阴痛《中医词典》
- 产后阴脱《冯氏锦囊秘录》
- 产后阴秘方《华佗神方》
- 产后阴脱《女科精要》
- 产后阴门生疮《胎产秘书》
- 产后阴脱《女科切要》
- 产后阴门发痒《胎产秘书》
- 产后阴脱属产劳太过所致《女科经纶》
- 产后阴冷秘方《华佗神方》
- 产后阴脱玉门不闭方论《妇人大全良方》
- 产后阴户肿痛,或手足弯曲不能伸舒《奇效简便良方》
- 产后阴下脱《中医词典》
- 产后阴户生虫一对《奇效简便良方》
- 产后阴下脱方六首《外台秘要》
- 产后阴户翻出《女科切要》
- 产后阴下脱候《诸病源候论》
- 产后阴翻《奇效简便良方》
- 产后阴下脱秘方《华佗神方》
- 产后阴道痛肿候《诸病源候论》
- 产后阴下有物脱出产肠不收《济阴纲目》
- 产后阴道开候《诸病源候论》
- 产后阴虚《明医指掌》
- 产后因怒,或偶吐血《胎产指南》
- 产后阴虚《女科切要》
- 产后以甘温退虚热说《市隐庐医学杂着》
- 产后阴虚发热宜补气《女科经纶》
- 产后以大补气血为主《女科经纶》
- 产后阴阳不足寒热用药不同《女科经纶》
- 产后遗尿候《诸病源候论》
- 产后阴痒《女科切要》
《医学纲目》
- 作者:楼英 朝代:明 年份:公元1565年
- 曹序
- 自序
- 序例
- 卷之一·阴阳脏腑部
- 卷之二·阴阳脏腑部
- 卷之三·阴阳脏腑部
- 卷之四·阴阳脏腑部
- 卷之五·阴阳脏腑部
- 卷之六·阴阳脏腑部
- 卷之七·阴阳脏腑部
- 刺灸通论(刺虚实刺寒热入治寒热法)
- 刺虚实
- 刺寒热(入治寒热法。)
- 卷之八·阴阳脏腑部
- 卷之九·阴阳脏腑部
- 卷之十·肝胆部
- 卷之十一·肝胆部
- 卷之十二·肝胆部
- 卷之十三·肝胆部
- 卷之十四·肝胆部
- 卷之十五·肝胆部
- 卷之十六·心小肠部
- 卷之十七·心小肠部
- 卷之十八·心小肠部
- 卷之十九·心小肠部
- 卷之二十·心小肠部
- 卷之二十一·脾胃门
- 卷之二十二·脾胃部
- 卷之二十三·脾胃部
- 卷之二十四·脾胃部
- 卷之二十五·脾胃部
- 卷之二十六·肺大肠部
- 卷之二十七·肺大肠部
- 卷之二十八·肾膀胱部
- 卷之二十九·肾膀胱部
- 卷之三十·伤寒部
- 卷之三十一·伤寒部
- 卷之三十二·伤寒部
- 卷之三十三·伤寒部
- 卷之三十四·妇人部
- 卷之三十五·妇人部
- 卷之三十六·小儿部
- 卷之三十七·小儿部
- 卷之三十八·小儿部
- 卷之三十九·小儿部
- 卷之四十·《内经》运气类注
- 《内经》运气类注序文
- 运气占候补遗序
- 运气占候
- 邵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