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热

《医学纲目》书籍目录

久热也。疳热亦久,但兼面黄吃炭土,鼻下烂也。

〔无〕小儿积热者,表里俱热,遍身皆热,颊赤口干小便赤,大便焦黄,先以四顺、清凉饮子利动脏腑,则热去。既去复热者,内热已解,而表热未解也,当用惺惺散红绵散麻黄微发汗,表热乃去。表热去后,又发热者何也?世医到此,尽不能晓。或再用凉药,或再解表,或以谓不可医,误致夭伤者甚多。此表里俱虚,气不归元,而阳浮于外,所以再发热,非热证也。只用六神散粳米煎,和其胃气,则收阳归内,身体便凉。热重者,用银白散

清凉饮子 每服二钱,薄荷三钱,同煎。(方见治寒热法。)惺惺散(方见痘疹门。)

红绵散

僵蚕(炒,二两) 天麻(生用,一两) 天南星(切薄片,油浸黄,二两) 苏木节(另研,二两半)

上为末,每服一钱,水一小盏,入红绵少许,同煎至六分,温服。凡小儿风热,头目不清,并宜服之。若伤寒有表证发热者,每服入去节麻黄末五分;有里热心燥渴者,入滑石末半钱,同煎服之。

六神散

人参 白茯苓山药 白术 白扁豆 甘草(炙。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一大钱,水一小盏,枣一枚,姜二片,同煎至五分服。此药用处甚多,治胃冷加附子,治风症加天麻,治痢加罂粟壳

白散

山药 白术茯苓(各半两) 人参扁豆 知母 甘草(炙) 升麻(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一大钱,水一小盏,枣一枚,生姜二片,同煎,温服,不拘时候。

〔钱〕桃枝丸 疏取积热及结胸,又名桃符丸

巴豆霜 大黄 黄柏(各一钱) 轻粉 砂(各半钱)

上细末,面糊丸粟米大,煎桃枝汤下。一 儿五七丸。五七岁二三十丸,未 儿二三丸,临卧服。

豉饮 治小儿蓄热在中,身热狂躁,昏迷不食。

栀子仁(七枚) 豆豉(半两)

上用水三盏,煎至二盏,看多少服之无时。或吐不吐,立效。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医学纲目》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医学纲目》书籍目录
  1. 积热《医学纲目》
  2. 积热《中医词典》
  3. 积热《幼幼新书》
  4. 积气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5. 积热《证治准绳·幼科》
  6. 积气生精《养生秘旨》
  7. 积热《卫生易简方》
  8. 积气《针灸资生经》
  9. 积热《幼科推拿秘书》
  10. 积气《儒门事亲》
  11. 积热便结《症因脉治》
  12. 积气《普济方·针灸》
  13. 积热便血《中医词典》
  14. 积气《备急千金要方》
  15. 积热沉寒论《古今医统大全》
  16. 积癖原由症治《幼科释谜》
  17. 积热沉寒论《医经溯洄集》
  18. 积癖简便方《幼幼集成》
  19. 积热喉辨方《喉科秘诀》
  20. 积癖《寿世保元》
  21. 积热喉痈《中医词典》
  22. 积年腰痛《中医词典》
  23. 积热咳嗽《中医词典》
  24. 积年烂腿方《奇方类编》
  25. 积热咳嗽《症因脉治》
  26. 积年久咳秘方《华佗神方》
  27. 积热论《婴童类萃》
  28. 积年久咳方二十一首《外台秘要》
  29. 积热三消《中医词典》
  30. 积年肺气《中医词典》
  31. 积热三消《症因脉治》

《医学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