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溺

《医学纲目》书籍目录

〔垣〕小便遗失者,肺金虚也,宜安卧养气,禁劳役。以黄 、人参之类补之。不愈,当责有热,加黄柏生地。(《甲乙》云∶肺脉则少气不足以息,卒遗失无度。)

下虚,谓膀胱下焦虚。经云∶水泉不止者,是膀胱不藏也。仲景云∶下焦竭,则遗溺失便,其气不能自禁制,不须治,久则愈。又云∶下焦不归,则遗溲。世用桑螵蛸鸡 之类是也。

〔丹〕治遗溺。桑螵蛸酒炒为末,姜汤送下二钱妙。

〔无〕鸡内金散 治溺床失禁。

鸡 一具,并肠洗净烧为灰,男用雌,女用雄,即是鸡肫内黄皮研为末,每服二钱,酒饮调服妙。

又方 用羊肚系盛水满,线缚两头煮熟,取中水顿服之瘥。

〔《山》〕大人遗溺不知。蔷薇根细研酒下。

〔丹〕鹿茸丸 治久虚冷,小便自浊,滑数不禁。

鹿茸 椒红 桂 附子 牡蛎 石斛 补骨脂 肉苁蓉沉香(各一两) 桑螵蛸(三分)

上为末,酒糊丸桐子大。食前酒下三十丸。(此方因沉香解诸涩,故丹溪取之。)

又云∶鹿角屑炒黄为末,温酒下二钱妙。本草云∶鹿角逐阴中邪气恶血。鹿茸丸(方见虚条。)

〔河〕热甚客于肾部,手足厥阴之经,廷孔郁结极甚,而气血不能宣通,则痿痹,神无所用,故津液渗入膀胱,而旋溺遗失,不能收禁也。经曰∶目得血而能视,耳得血而能听,手指得血而能摄,掌得血而能握,足得血而能走,脏得血而能液,腑得血而能气。然血所通流,则气亦然也。气血先行,则其中神自清和,而应机能为用矣。故经曰∶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也。故诸所运动,时习之,则气血通利,而能为用。闭塞之,则气血行微,而其道不得通利,故劣弱也。若病热极,甚则郁结,而气血不能宣通,神无所用,而不遂其机,随其郁结之微甚,而有不用之大小焉。是故目郁则不能视色,耳郁则不能听声,鼻郁则不能闻香臭,舌郁则不能知味。至如筋痿骨痹,诸所出不能为用,皆郁结之所致也。

〔丹〕《千金翼》白薇散 治尿出不知时。

白薇(本草云∶气大寒) 白芍药(各等分)

上为末,温酒调下方寸匕,日三服,食前。

尝治一男子,遗溺不觉,脉洪大盛,以黄柏知母杜牛膝为君,青皮甘草为臣,木香为佐,桂些少反佐,服数帖,大效。此法与前白薇散皆河间所谓热甚廷孔郁结,神无所用,不能收禁之意也。

〔世〕神芎导水丸遗尿有实热者。每百丸,空心白汤下,若一服利,止后服。(前法河间所谓廷孔郁结不能收禁,此所谓淫气遗溺,痹聚在肾,痹谓气血不通宣也。)

〔无〕茯苓丸 治心肾俱虚,神志不守,小便淋沥不禁,及遗泄白浊。

赤茯苓 白茯苓

上为末,以新汲水挪洗,澄去新沫,控干,别取地黄汁,同好酒,银石器内熬成膏,搜和为丸,如桐子大。

空心热酒嚼下。

〔世〕用薏苡仁,盐炒煎服效。(方见小儿。)

〔《本》〕燕蓐草,主眠中遗溺不觉,烧令黑研,水进方寸匕,亦主哕气,即燕窠中草也。

膀胱咳者,咳而遗溺。(全文见咳。)

针灸 遗溺法有四∶其一取肝,其二取督脉,其三取三焦,并见遗溺闭癃门,其四取肺。经云∶手太阴之别,名曰列缺,其病虚则欠KT ,小便遗数,取之去腕一寸,别走阳明者是也。

〔东〕遗尿失禁∶阴陵泉 阳陵泉(二寸半)。大敦(七壮)。又方∶曲骨 阴阳二陵泉(各二寸半。)

〔《甲》〕遗溺,关门及神门、委中主之。气癃小便黄,气满,虚则遗溺,石门主之。

肝脉微滑为遗溺。(全文见治法。)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医学纲目》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医学纲目》书籍目录
  1. 遗溺《医学纲目》
  2. 遗溺《中医词典》
  3. 遗溺《医述》
  4. 遗溺《景岳全书》
  5. 遗溺《寿世保元》
  6. 遗溺《中医名词词典》
  7. 遗溺《万病回春》
  8. 遗路死《洗冤集录》
  9. 遗溺《古今名医汇粹》
  10. 遗粮汤(加味遗粮汤)《仁术便览》
  11. 遗溺《证治汇补》
  12. 遗沥《中医词典》
  13. 遗溺《医学摘粹》
  14. 遗精总括《杂病心法要诀》
  15. 遗溺《医学摘粹》
  16. 遗精总括《医宗金鉴》
  17. 遗溺《医学心悟》
  18. 遗精主方《痰火点雪》
  19. 遗溺《医学实在易》
  20. 遗精诗《医学实在易》
  21. 遗溺《医效秘传》
  22. 遗精秘方《华佗神方》
  23. 遗溺《灸法秘传》
  24. 遗精梦泄论《理虚元鉴》
  25. 遗溺《伤寒括要》
  26. 遗精门《张氏医通》
  27. 遗溺论《婴童类萃》
  28. 遗精淋浊门《王旭高临证医案》
  29. 遗溺尿床《幼科折衷》
  30. 遗精健忘《傅青主男科》
  31. 遗溺诗《医学实在易》

《医学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