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痛
□
针灸 肩痛有三法∶
其一取手阳明。经云∶大肠手阳明之脉所生病者,肩前 痛,视盛虚热寒陷下取之也。
其二取手太阳。经云∶小肠手太阳之脉是动,则病肩似拔, 似折,视盛虚热寒陷下取之也。
其三取筋,经云∶手太阳之筋病,绕肩胛引颈而痛,应耳中鸣痛,手阳明足太阳之筋皆病,肩不举,皆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 也。
□
〔《东》〕肩不可动,臂不可举∶肩 (二寸半。) 巨骨(五分。) 清泠渊(一寸。) 关冲(五分。)
□
〔《玉》〕肩端肿∶肩 (二寸半,泻九吸。) 腕骨(七分,先泻后补。) 两胛痛∶肩井(二寸半,不宜久停针。) 支沟
□
〔《甲》〕肩肿不能顾,气舍主之。肩中热,指臂痛,肩 主之。肩肘中痛难屈伸,手不可举,腕重急,曲池主之。肩肘节酸重,臂痛不可屈伸,肘 主之。肩痛不能自举,汗不出,头痛,阳池主之。肩重,肘臂痛不可举,天宗主之。肩胛周痹,曲垣主之。肩胛中痛而寒至肘,肩外 主之。肩膊闭急,凄厥恶寒,魄户主之。肩痛不可举,天 、秉风主之。肩重不举,臂痛,肩 主之。肩不可举,不能带衣,清泠渊主之。肩痛不可举,引缺盆云门主之。

- 肩痛《医学纲目》
- 肩痛《中医词典》
- 肩痛《友渔斋医话》
- 肩抬复位法《中医词典》
- 肩痛《也是山人医案》
- 肩髓《中医词典》
- 肩头《中医词典》
- 肩上热《中医词典》
- 肩头骨《中医词典》
- 肩三针《中医词典》
- 肩头掮法《中医词典》
- 肩前痛《中医词典》
- 肩外俞《针灸大成》
- 肩前《针灸学》
- 肩外俞《中医词典》
- 肩前《中医词典》
- 肩外俞《针灸学》
- 肩内髃《中医词典》
- 肩位难产《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肩内俞《中医词典》
- 肩息《中医名词词典》
- 肩脉《中医词典》
- 肩息《中医词典》
- 肩髎《针灸学》
- 肩息咳《中医词典》
- 肩髎《中医词典》
- 肩项痛《中医词典》
- 肩髎《针灸大成》
- 肩袖肌腱炎《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肩疽门主论《疡医大全》
- 肩痈《推求师意》
《医学纲目》
- 作者:楼英 朝代:明 年份:公元1565年
- 曹序
- 自序
- 序例
- 卷之一·阴阳脏腑部
- 卷之二·阴阳脏腑部
- 卷之三·阴阳脏腑部
- 卷之四·阴阳脏腑部
- 卷之五·阴阳脏腑部
- 卷之六·阴阳脏腑部
- 卷之七·阴阳脏腑部
- 刺灸通论(刺虚实刺寒热入治寒热法)
- 刺虚实
- 刺寒热(入治寒热法。)
- 卷之八·阴阳脏腑部
- 卷之九·阴阳脏腑部
- 卷之十·肝胆部
- 卷之十一·肝胆部
- 卷之十二·肝胆部
- 卷之十三·肝胆部
- 卷之十四·肝胆部
- 卷之十五·肝胆部
- 卷之十六·心小肠部
- 卷之十七·心小肠部
- 卷之十八·心小肠部
- 卷之十九·心小肠部
- 卷之二十·心小肠部
- 卷之二十一·脾胃门
- 卷之二十二·脾胃部
- 卷之二十三·脾胃部
- 卷之二十四·脾胃部
- 卷之二十五·脾胃部
- 卷之二十六·肺大肠部
- 卷之二十七·肺大肠部
- 卷之二十八·肾膀胱部
- 卷之二十九·肾膀胱部
- 卷之三十·伤寒部
- 卷之三十一·伤寒部
- 卷之三十二·伤寒部
- 卷之三十三·伤寒部
- 卷之三十四·妇人部
- 卷之三十五·妇人部
- 卷之三十六·小儿部
- 卷之三十七·小儿部
- 卷之三十八·小儿部
- 卷之三十九·小儿部
- 卷之四十·《内经》运气类注
- 《内经》运气类注序文
- 运气占候补遗序
- 运气占候
- 邵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