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般气痛
□
〔丹〕气痛,一身腔子里气痛。少用木香于药内行得开。
□
〔河〕正气天香散 治妇人一切诸气,或上凑心胸,或攻筑胁肋,腹中结块,发渴,刺痛,月水不调,或眩晕呕吐,往来寒热,减食。(方见治虚实气血条。)
□
〔丹〕调气方
香附(四两) 人参(一两) 乌药(三两) 砂仁(一两) 甘草(炙,二两)
上为细末,熟汤调服。
□
〔《本》〕治脾积气,妇人诸般气痛。
上各净研为细末,每服二钱,入盐少许,百沸汤空心热服。
治一切气疾,丈夫妇人撞心冷气,并皆治之。
香附(一斤炒,去毛) 陈皮(四两,去白) 甘草(一两,生)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空心盐汤点服。
□
〔丹〕宽中丸
枳壳为末,酒糊丸。
女子患气痛要揉者,曾服乌沉汤有效,又再发。
陈皮(六钱半) 半夏 青皮(半两) 芍药(二钱) 木通 川芎 茱萸(一钱) 甘草(五分)
上分五帖,姜三片煎服。
明五院君出外怒归,膈痞痛,不思食,脉沉弦稍数,此气抑不通也。
半夏(三钱) 青皮 枳壳(各二钱) 黄芩 芍药(各钱半) 木通 甘草(各一钱)
上姜三片煎,取半盏,下保和丸三十粒。
三七嫂,怒后气痛,脉沉,不思食。
青皮(一钱) 柴胡(半钱) 甘草(炙,二分) 半夏(一钱) 黄芩(五分) 木通(三钱) 陈皮(五分)
上姜三片,煎服。
感村妇人五十七岁,气痛不可按,渐渐痛至足。
青皮 芍药(各三钱) 川芎 陈皮(各三钱) 黄柏(炒) 木通(各一钱) 甘草(些,炙)
上分三帖,煎热饮。
□
〔《本》〕治妇人室女血气刺痛不可忍,日夜叫唤可怜者,一服效。
上焙干为末,每服三钱,乳香汤调下,热服,不拘时候。
□
〔孟诜〕心腹中结伏气。杏仁、陈皮、桂心、诃黎勒皮为丸,空心服三十丸。
□
〔《本》〕和气散治男妇一切气疾,他药不瘳者。

- 诸般气痛《医学纲目》
- 诸般奇症《经验丹方汇编》
- 诸般色泽纹证论《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 诸般流火《急救广生集》
- 诸般伤损《备急千金要方》
- 诸般积聚门《针灸大成》
- 诸般癣疮《经验丹方汇编》
- 诸般积聚部《神应经》
- 诸暴强直《中医词典》
- 诸般坏症歌《外科十三方考》
- 诸痹《医学纲目》
- 诸般骨鲠《奇方类编》
- 诸痹《灵素节注类编》
- 诸般耳聋《奇方类编》
- 诸痹门《古今名医汇粹》
- 诸百虫入耳《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诸痹统论《圣济总录》
- 诸?《圣济总录》
- 诸病胕肿《中医词典》
- 株子煎《饮膳正要》
- 诸病患闻药即吐者《奇效简便良方》
- 株子《饮膳正要》
- 诸病求源论《冯氏锦囊秘录》
- 珠子参《滇南本草》
- 诸病水液《中医词典》
- 珠中气动《张氏医通》
- 诸病死脉《脉确》
- 珠中气动《中医词典》
- 诸病死证《景岳全书》
- 珠玉二宝粥《医学衷中参西录》
- 诸病所属《推拿抉微》
《医学纲目》
- 作者:楼英 朝代:明 年份:公元1565年
- 曹序
- 自序
- 序例
- 卷之一·阴阳脏腑部
- 卷之二·阴阳脏腑部
- 卷之三·阴阳脏腑部
- 卷之四·阴阳脏腑部
- 卷之五·阴阳脏腑部
- 卷之六·阴阳脏腑部
- 卷之七·阴阳脏腑部
- 刺灸通论(刺虚实刺寒热入治寒热法)
- 刺虚实
- 刺寒热(入治寒热法。)
- 卷之八·阴阳脏腑部
- 卷之九·阴阳脏腑部
- 卷之十·肝胆部
- 卷之十一·肝胆部
- 卷之十二·肝胆部
- 卷之十三·肝胆部
- 卷之十四·肝胆部
- 卷之十五·肝胆部
- 卷之十六·心小肠部
- 卷之十七·心小肠部
- 卷之十八·心小肠部
- 卷之十九·心小肠部
- 卷之二十·心小肠部
- 卷之二十一·脾胃门
- 卷之二十二·脾胃部
- 卷之二十三·脾胃部
- 卷之二十四·脾胃部
- 卷之二十五·脾胃部
- 卷之二十六·肺大肠部
- 卷之二十七·肺大肠部
- 卷之二十八·肾膀胱部
- 卷之二十九·肾膀胱部
- 卷之三十·伤寒部
- 卷之三十一·伤寒部
- 卷之三十二·伤寒部
- 卷之三十三·伤寒部
- 卷之三十四·妇人部
- 卷之三十五·妇人部
- 卷之三十六·小儿部
- 卷之三十七·小儿部
- 卷之三十八·小儿部
- 卷之三十九·小儿部
- 卷之四十·《内经》运气类注
- 《内经》运气类注序文
- 运气占候补遗序
- 运气占候
- 邵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