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遗尿
□
〔无〕妇人产蓐,产理不顺,致伤膀胱,遗尿无时。
□
〔丹〕尝见尿胞,因收生者不谨,以致破损,而得淋沥,病遂为废疾。一日有徐妇,年壮难产得此,因思肌肉破伤在外者,宜可补完,胞虽在腹,恐亦可治。遂诊其脉,虚甚。予曰∶难产之由,多是气虚,产后血气尤虚,试与峻补。因以参术为君,芎归为臣,桃仁、陈皮、黄 、茯苓为佐,煎以猪羊胞中汤,极饥时饮之,但剂小,率用一两,至一月而安。盖令气血骤长,其胞自完,恐稍缓,亦难成功矣。
□
〔乔町〕妇人产后尿不禁,面微浮,略发热于午后,此膀胱为坐婆所伤。
黄 归身尾芍药(各一钱半) 白术(一钱) 人参 陈皮(五分) 甘草(炙些)
上煎热饮之。
□
桑螵蛸(三十个,炒) 鹿茸(酥炒) 黄 (各三两) 牡蛎( ) 人参 赤石脂 浓朴(各三两)
上为细末,空心米饮调下三钱匕。
又方
上为细末,米饮调下二钱,空心。

- 产后遗尿《医学纲目》
- 产后遗尿《女科秘旨》
- 产后遗尿《奇效简便良方》
- 产后遗尿《中医词典》
- 产后遗尿候《诸病源候论》
- 产后遗溺秘方《华佗神方》
- 产后以大补气血为主《女科经纶》
- 产后遗粪秘方《华佗神方》
- 产后以甘温退虚热说《市隐庐医学杂着》
- 产后遗粪《中医词典》
- 产后因怒,或偶吐血《胎产指南》
- 产后宜用芍药论《女科经纶》
- 产后阴道开候《诸病源候论》
- 产后宜戒《中医词典》
- 产后阴道痛肿候《诸病源候论》
- 产后宜补宜泻论《温病条辨》
- 产后阴翻《奇效简便良方》
- 产后一月恶露重来如血水不止《宁坤秘籍》
- 产后阴户翻出《女科切要》
- 产后一月恶露重来《女科秘要》
- 产后阴户生虫一对《奇效简便良方》
- 产后一十八证(胎产须知)《古今医统大全》
- 产后阴户肿痛,或手足弯曲不能伸舒《奇效简便良方》
- 产后药误须知《妇科秘书》
- 产后阴冷秘方《华佗神方》
- 产后药误须知《胎产心法》
- 产后阴门发痒《胎产秘书》
- 产后腰痛属真气虚《女科经纶》
- 产后阴门生疮《胎产秘书》
- 产后腰痛属血滞经络《女科经纶》
- 产后阴秘方《华佗神方》
《医学纲目》
- 作者:楼英 朝代:明 年份:公元1565年
- 曹序
- 自序
- 序例
- 卷之一·阴阳脏腑部
- 卷之二·阴阳脏腑部
- 卷之三·阴阳脏腑部
- 卷之四·阴阳脏腑部
- 卷之五·阴阳脏腑部
- 卷之六·阴阳脏腑部
- 卷之七·阴阳脏腑部
- 刺灸通论(刺虚实刺寒热入治寒热法)
- 刺虚实
- 刺寒热(入治寒热法。)
- 卷之八·阴阳脏腑部
- 卷之九·阴阳脏腑部
- 卷之十·肝胆部
- 卷之十一·肝胆部
- 卷之十二·肝胆部
- 卷之十三·肝胆部
- 卷之十四·肝胆部
- 卷之十五·肝胆部
- 卷之十六·心小肠部
- 卷之十七·心小肠部
- 卷之十八·心小肠部
- 卷之十九·心小肠部
- 卷之二十·心小肠部
- 卷之二十一·脾胃门
- 卷之二十二·脾胃部
- 卷之二十三·脾胃部
- 卷之二十四·脾胃部
- 卷之二十五·脾胃部
- 卷之二十六·肺大肠部
- 卷之二十七·肺大肠部
- 卷之二十八·肾膀胱部
- 卷之二十九·肾膀胱部
- 卷之三十·伤寒部
- 卷之三十一·伤寒部
- 卷之三十二·伤寒部
- 卷之三十三·伤寒部
- 卷之三十四·妇人部
- 卷之三十五·妇人部
- 卷之三十六·小儿部
- 卷之三十七·小儿部
- 卷之三十八·小儿部
- 卷之三十九·小儿部
- 卷之四十·《内经》运气类注
- 《内经》运气类注序文
- 运气占候补遗序
- 运气占候
- 邵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