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木刺、针入肉
□
〔《精》〕凡诸竹木刺入肉中不出,以蛴螬研敷,立出。又方,用白茅根捣敷之,立出。又方,嚼牛膝根罨之,即出。
□
〔《简》〕治竹木刺扎入,深不得出。用乌羊粪捣烂,水和,罨于伤处,浓敷之。曾有庄仆,脚心中刺不得出,苦痛欲死,以此药黄昏敷之,至四更其刺出,遂安。
□
〔《山》〕芦苇刺入肉者,细嚼栗子渣 伤处。木竹刺已出痛者,蝼蛄罨之妙。
□
〔《简》〕治针入肉不出。用蝼蛄脑子同硫黄研细调敷,以纸花贴定。如觉痒时,其针自出。
□
〔罗〕神圣膏取针误入皮肤。
用车脂不拘多少,成膏摊纸上如钱许。二日一换,三五次其针自出。
又取针误入皮肤,用乌鸦翎三五枚,火炙焦黄色,碾为细末,好醋调成膏子,涂在疮上。
纸盖一二时针出,效。
□
〔《简》〕治针入肉不出。用双仁杏仁捣烂,以车脂调匀,贴在疮上,其针自出。
□
〔世〕治绣针刺足已出痛者。用黄泥罨之。
□
〔《简》〕主小儿误为诸骨及鱼骨刺入肉不出者。水煮白梅肉研烂,调象牙末,浓敷骨刺处,自软。
□
〔《图》〕生象牙,主诸物刺入肉,刮取屑细研,和水敷疮上,刺立出。如咽中刺,用水调饮之。旧象梳屑尤佳。
□
〔孟〕鱼骨在肉中不出者,嚼吴茱萸封之,骨当烂出。
□

- 竹木刺、针入肉《医学纲目》
- 竹木刺《外科正宗》
- 竹木刺不出方一十六首《外台秘要》
- 竹木部《景岳全书》
- 竹木刺喉秘方《华佗神方》
- 竹梅茶《茶饮保健》
- 竹木刺门主方《疡医大全》
- 竹麦茶《茶饮保健》
- 竹木刺肉内方《急救广生集》
- 竹马灸《外科理例》
- 竹木刺入喉《奇效简便良方》
- 竹龙散《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竹木刺入喉《回生集》
- 竹苓茶《茶饮保健》
- 竹木刺入肉《外科十法》
- 竹林寺真传生化汤论《女科秘要》
- 竹木刺入肉《医宗金鉴》
- 竹帘《伤科汇纂》
- 竹木刺入肉《外科心法要诀》
- 竹帘《医宗金鉴》
- 竹木刺入肉《医学心悟》
- 竹帘《中医词典》
- 竹木刺入肉《奇效简便良方》
- 竹帘《中医名词词典》
- 竹木刺入肉《奇效简便良方》
- 竹沥粥《保健药膳》
- 竹木刺入肉中《奇方类编》
- 竹沥汤方《备急千金要方》
- 竹木刺伤《续名医类案》
- 竹沥汤《普济本事方》
- 竹木刺伤肌肉不出《圣济总录》
《医学纲目》
- 作者:楼英 朝代:明 年份:公元1565年
- 曹序
- 自序
- 序例
- 卷之一·阴阳脏腑部
- 卷之二·阴阳脏腑部
- 卷之三·阴阳脏腑部
- 卷之四·阴阳脏腑部
- 卷之五·阴阳脏腑部
- 卷之六·阴阳脏腑部
- 卷之七·阴阳脏腑部
- 刺灸通论(刺虚实刺寒热入治寒热法)
- 刺虚实
- 刺寒热(入治寒热法。)
- 卷之八·阴阳脏腑部
- 卷之九·阴阳脏腑部
- 卷之十·肝胆部
- 卷之十一·肝胆部
- 卷之十二·肝胆部
- 卷之十三·肝胆部
- 卷之十四·肝胆部
- 卷之十五·肝胆部
- 卷之十六·心小肠部
- 卷之十七·心小肠部
- 卷之十八·心小肠部
- 卷之十九·心小肠部
- 卷之二十·心小肠部
- 卷之二十一·脾胃门
- 卷之二十二·脾胃部
- 卷之二十三·脾胃部
- 卷之二十四·脾胃部
- 卷之二十五·脾胃部
- 卷之二十六·肺大肠部
- 卷之二十七·肺大肠部
- 卷之二十八·肾膀胱部
- 卷之二十九·肾膀胱部
- 卷之三十·伤寒部
- 卷之三十一·伤寒部
- 卷之三十二·伤寒部
- 卷之三十三·伤寒部
- 卷之三十四·妇人部
- 卷之三十五·妇人部
- 卷之三十六·小儿部
- 卷之三十七·小儿部
- 卷之三十八·小儿部
- 卷之三十九·小儿部
- 卷之四十·《内经》运气类注
- 《内经》运气类注序文
- 运气占候补遗序
- 运气占候
- 邵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