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前下痢
□
〔《本》〕治妇人胎前、产后赤白痢。
生姜(年少者百钱,老者二百钱重,取自然汁)鸭子(一个,打碎,入姜汁内搅匀)
上二味,煎至八分,入蒲黄三钱,煎五七沸,空心温服,立效。
□
〔无〕妊娠下痢赤白,绞刺疼痛。
鸡子(一枚乌鸡者佳。倾出清,留黄用) 黄丹(一钱,入鸡子壳内打,令匀,以浓纸糊牢,盐泥固济,火上煨,焙干,研为细末。)
上每服二钱,米饮调下。一服愈者是男,二服愈者是女。
□
〔《大》〕治妊娠素弱,频并下痢,腹痛羸瘦,面色痿黄,不进饮食。
浓朴(一两半) 白术 川芎 白芍药 熟地 当归 干姜 人参(各一两) 诃子(三钱)甘草(一钱)
上 咀。每服四钱,姜三片,同煎。
又方 治妊娠下痢,腹痛,小便涩。
上细切,和匀水煎,分四服。
□
〔罗〕大宁散 治妊娠下痢,赤白灰色,泄泻疼痛垂死者。
黑豆(三十五粒) 粟壳(二两,半生半炒) 甘草(二两,半生半炒)
上为粗末,都作一服,生姜三片,同煎,食前服,神效。
□
〔《大》〕治妊娠挟热下痢,亦治男子常痢。
上 咀。每服五钱,水二盏,浸二时久,煮十沸,顿服。若呕,加陈皮一两半、姜三两。
黄连汤 治妊娠下痢,赤白脓血不止。
黄连(八分) 浓朴(制) 阿胶(炙) 当归 干姜(各六分) 艾叶 黄柏(各四分)
上为细末。空心米饮调下方寸匕,日三服。
浓朴散 治妊娠下痢,黄水不绝。
上为粗末,水煮顿服。
草果饮 治妊娠脏气本虚,脾胃少弱,脏腑虚滑,腹脐疼痛,日夜无度。
浓朴(姜制,二两) 肉豆蔻(一个,面裹煨)
上 咀。每服三钱,姜三片,同煎。

- 胎前下痢《医学纲目》
- 胎前吞酸《中医词典》
- 胎前下血《女科秘要》
- 胎前头痛《女科秘要》
- 胎前下血动胎《宁坤秘籍》
- 胎前头痛《宁坤秘籍》
- 胎前消渴《宁坤秘籍》
- 胎前头痛《中医词典》
- 胎前消渴《女科秘要》
- 胎前头风痛《中医词典》
- 胎前小便不通《济生集》
- 胎前调理之法《女科经纶》
- 胎前小便不通《宁坤秘籍》
- 胎前调理法《女科折衷纂要》
- 胎前小便不通《女科秘要》
- 胎前体盛不宜补气论《女科经纶》
- 胎前小产《宁坤秘籍》
- 胎前瘫痪《女科秘要》
- 胎前泄痢《女科秘要》
- 胎前瘫痪《宁坤秘籍》
- 胎前泄泻《宁坤秘籍》
- 胎前损身《中医词典》
- 胎前泄泻《女科秘要》
- 胎前水肿《医学纲目》
- 胎前泻痢《宁坤秘籍》
- 胎前手足麻木《中医词典》
- 胎前心痛《医学纲目》
- 胎前食泻《中医词典》
- 胎前心痛《奇效简便良方》
- 胎前十字真言《中医词典》
- 胎前心痛《女科秘要》
《医学纲目》
- 作者:楼英 朝代:明 年份:公元1565年
- 曹序
- 自序
- 序例
- 卷之一·阴阳脏腑部
- 卷之二·阴阳脏腑部
- 卷之三·阴阳脏腑部
- 卷之四·阴阳脏腑部
- 卷之五·阴阳脏腑部
- 卷之六·阴阳脏腑部
- 卷之七·阴阳脏腑部
- 刺灸通论(刺虚实刺寒热入治寒热法)
- 刺虚实
- 刺寒热(入治寒热法。)
- 卷之八·阴阳脏腑部
- 卷之九·阴阳脏腑部
- 卷之十·肝胆部
- 卷之十一·肝胆部
- 卷之十二·肝胆部
- 卷之十三·肝胆部
- 卷之十四·肝胆部
- 卷之十五·肝胆部
- 卷之十六·心小肠部
- 卷之十七·心小肠部
- 卷之十八·心小肠部
- 卷之十九·心小肠部
- 卷之二十·心小肠部
- 卷之二十一·脾胃门
- 卷之二十二·脾胃部
- 卷之二十三·脾胃部
- 卷之二十四·脾胃部
- 卷之二十五·脾胃部
- 卷之二十六·肺大肠部
- 卷之二十七·肺大肠部
- 卷之二十八·肾膀胱部
- 卷之二十九·肾膀胱部
- 卷之三十·伤寒部
- 卷之三十一·伤寒部
- 卷之三十二·伤寒部
- 卷之三十三·伤寒部
- 卷之三十四·妇人部
- 卷之三十五·妇人部
- 卷之三十六·小儿部
- 卷之三十七·小儿部
- 卷之三十八·小儿部
- 卷之三十九·小儿部
- 卷之四十·《内经》运气类注
- 《内经》运气类注序文
- 运气占候补遗序
- 运气占候
- 邵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