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气

《医学纲目》书籍目录

短气者,气短而急,似喘非喘也。(详见诊条。)

〔仲〕平人无寒热,短气不足以息者,实也。(丹溪治白云许先生脾疼胯疼短气,用大吐大下者二十余日,凡吐胶痰二大桶,如烂鱼肠,或如地沥青条者数碗而安,详见腹痛。)

〔孙〕正元散 治气不接续,气短,兼治滑泄,及小便数。王丞相服之有效。

蓬莪术(一两) 金铃子(去核一分)

上件为末,入硼砂一钱,炼过研细和匀,每服二钱,盐汤或温酒调下,空心服。

〔垣〕胸满少气短气者,肺主诸气,五脏之气皆不足,而阳道不行也。气短小便利者,四君子汤中去茯苓,加黄 以补之。如腹中气不转者,更加甘草一半。肺气短促或不足者,加人参白芍药,中焦用白芍药,则脾中阳升,使肝胆之邪不敢犯之。如衣薄而短气,则添衣于无风处居止,气尚短,则以沸汤一碗熏其口鼻,即不短也。(法见调摄,下同。)如浓衣于不通风处居止而气短,则宜减衣,摩汗孔令合,于漫风处居止。如久居高屋,或天寒阴湿所遏,令气短者,亦如前法熏之。如居周密小室,或大热而处寒凉,气短,则就风日。凡气短皆宜食滋味汤饮,令胃气调和。

〔仲〕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橘枳姜汤亦主之。(方见胸痹痛门。)胸痹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栝蒌薤白半夏汤主之。(方见胸痹痛门。)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肾气丸见香港脚中。)款花补肺汤,治咳嗽短气。(方见咳嗽门气虚条。)

苓桂术甘汤

茯苓(四两) 桂枝 白术(各三两) 甘草(二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小便则利。

仲景论短气皆属饮,此方苓桂术甘汤,是其一法也。《金匮》云∶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又云∶支饮亦喘而不得卧,加短气,其脉平也。又云∶膈上有留饮,其人气短而渴,四肢历节痛,脉沉者有留饮。又云∶肺饮不弦,但苦喘短气,其治法∶危急者,小青龙汤;胀满者,浓朴大黄汤;冒眩者,此方苓桂术甘汤及泽泻汤;不得息,葶苈大枣汤;吐下不愈者,木防己汤之类是也。

〔《灵》〕短气息短不属,动作气索,补足少阴,去血络也。(癫狂篇)

〔东〕短气房劳∶天井 大椎 肺 肝 尺泽(灸)

〔《甲》〕短气心痹,悲怒逆气狂易,鱼际主之。

〔成〕短气者,短气而不能相续者是已,似喘而非喘,若有气上冲,而实非气上冲也。喘者张口抬肩,摇身滚肚,谓之喘也。气上冲者,腹里气时时上冲也。所谓短气者,呼吸虽数而不能相续,似喘而不摇肩,似呻吟而无痛者,短气也。经所言短气者众,实为难辨之证。愚师莫识之,为治有误者多矣。要识其短气之真者,气急而短促,谓之气短者是也。

〔《脉》〕寸口脉沉,胸中短气。

〔仲〕阳脉微而紧,紧则为寒,微则为虚,微紧相搏,则为短气。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医学纲目》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医学纲目》书籍目录
  1. 短气《医学纲目》
  2. 短气《中医词典》
  3. 短气《医学纲目》
  4. 短气《圣济总录》
  5. 短气《证治准绳·类方》
  6. 短气《中医名词词典》
  7. 短气《证治准绳·杂病》
  8. 短期《中医词典》
  9. 短气《松峰说疫》
  10. 短脉指法主病《脉诀乳海》
  11. 短气《伤寒六书》
  12. 短脉余义《读医随笔》
  13. 短气《伤寒六书》
  14. 短脉(阴)《诊家正眼》
  15. 短气《丹溪手镜》
  16. 短脉(阴)《脉诀汇辨》
  17. 短气《医效秘传》
  18. 短脉《脉理求真》
  19. 短气《伤寒明理论》
  20. 短脉《中医词典》
  21. 短气《伤寒括要》
  22. 短脉《中医名词词典》
  23. 短气(伤寒门 下)《古今医统大全》
  24. 短疗程二联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36例《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25. 短气不足以息《中医词典》
  26. 短剧方四首《外台秘要》
  27. 短气腹寒《药症忌宜》
  28. 短骨《中医词典》
  29. 短气候《诸病源候论》
  30. 短朵《丹溪治法心要》
  31. 短气论《症因脉治》

《医学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