痞
□
〔洁〕枳术丸(方见内伤饮食。)饮食不进,四君子加姜、枣煎。枳实理中丸(方见伤寒。)
□
〔汤〕痞者,塞也,其病腹内气结,胀满壮热是也。当疏利大便,破结散气,常服进食丸。
□
〔《圣》〕甘遂散 治小儿痞结,虽服汤药暂利,而滞实不去,心下坚胀,按之辄啼,内有伏热。破结。
上 咀,煎,去渣服,量大小加减,以利则止,用之无不效。
□
〔汤〕户部张侍郎小娘子,患此蕴积结聚已经年矣。其候腹满壮热,大小便闭,不食,诸医皆作虚热潮热,或作胃寒不食治。然既不食,大小便自然少,又欲作疳热治。百药俱试,而无一中,势已窘迫,招予视之。问曰∶合服何药?答曰∶当服甘遂、大黄。张惊骇曰∶前诸医者皆用补剂,此女不进食久矣,不宜利动肠胃。予答曰∶信我者生,逆我者死。张曰∶更有无甘遂而次于此药方者可否?予令即服大承气汤,二服而愈。次日诊之,尚有余滞积实,其症必过数日而复闭。须服前药,始可除根。数日后果再闭腹满痞结,再投此药,一服而痊。
□
〔钱〕小儿急欲乳,不能食,由客风热入儿脐,流入心脾经,即舌浓唇燥,口不能吮乳,当凉心脾。

- 痞《医学纲目》
- 痞《医学纲目》
- 痞《续名医类案》
- 痞《医学纲目》
- 痞《证治准绳·类方》
- 痞《杂病治例》
- 痞《证治准绳·杂病》
- 痞《伤寒标本心法类萃》
- 痞《临证指南医案》
- 痞《中医词典》
- 痞《丹溪心法》
- 痞《中医名词词典》
- 痞《伤寒六书》
- 匹末《中医名词词典》
- 痞《伤寒六书》
- 匹克威克综合征(肺心综合征)《减肥新法与技巧》
- 痞《丹溪手镜》
- 蜱和螨咬伤《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痞《丹溪治法心要》
- 蜱《人体寄生虫学》
- 痞《脉因证治》
- 脾足太阴之脉《经络考》
- 痞《叶天士医案精华》
- 脾足太阴之脉《中医词典》
- 痞《伤寒直格》
- 脾足太阴经病证《中医词典》
- 痞《也是山人医案》
- 脾足太阴经病证《脉经》
- 痞《金匮钩玄》
- 脾主中州《中医名词词典》
- 痞《女科证治准绳》
《医学纲目》
- 作者:楼英 朝代:明 年份:公元1565年
- 曹序
- 自序
- 序例
- 卷之一·阴阳脏腑部
- 卷之二·阴阳脏腑部
- 卷之三·阴阳脏腑部
- 卷之四·阴阳脏腑部
- 卷之五·阴阳脏腑部
- 卷之六·阴阳脏腑部
- 卷之七·阴阳脏腑部
- 刺灸通论(刺虚实刺寒热入治寒热法)
- 刺虚实
- 刺寒热(入治寒热法。)
- 卷之八·阴阳脏腑部
- 卷之九·阴阳脏腑部
- 卷之十·肝胆部
- 卷之十一·肝胆部
- 卷之十二·肝胆部
- 卷之十三·肝胆部
- 卷之十四·肝胆部
- 卷之十五·肝胆部
- 卷之十六·心小肠部
- 卷之十七·心小肠部
- 卷之十八·心小肠部
- 卷之十九·心小肠部
- 卷之二十·心小肠部
- 卷之二十一·脾胃门
- 卷之二十二·脾胃部
- 卷之二十三·脾胃部
- 卷之二十四·脾胃部
- 卷之二十五·脾胃部
- 卷之二十六·肺大肠部
- 卷之二十七·肺大肠部
- 卷之二十八·肾膀胱部
- 卷之二十九·肾膀胱部
- 卷之三十·伤寒部
- 卷之三十一·伤寒部
- 卷之三十二·伤寒部
- 卷之三十三·伤寒部
- 卷之三十四·妇人部
- 卷之三十五·妇人部
- 卷之三十六·小儿部
- 卷之三十七·小儿部
- 卷之三十八·小儿部
- 卷之三十九·小儿部
- 卷之四十·《内经》运气类注
- 《内经》运气类注序文
- 运气占候补遗序
- 运气占候
- 邵跋